日月風華

第529章 武川澹台(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雲祿略有一絲詫異,顯然覺得以秦逍之身份,怎會不知澹台懸夜來曆。

    澹台懸夜與黑羽將軍交情極深,作為黑羽將軍麾下的夜鴉,秦逍理應對澹台懸夜十分了解。

    他心中疑惑,但秦逍既然詢問,也不敢不答,理了一下思路,才道:“秦大人自然知道,澹台懸夜曾在北部衛戍邊關,其父澹台破千曾是武川鎮衛將軍,駐守武川十多年,那也是太史老將軍麾下的驍勇戰將。”

    秦逍自然知道,太史老將軍便是太史弘,太史存勖的父親。

    太史弘並非開國十六神將的後裔,太史家族自大唐武宗朝開始開始暫露頭角,為帝國立下汗馬功勞,到太史弘的時候,已經成為北方不可或缺的鎮邊大將,更得到先皇德宗的器重。

    北方圖蓀人在大唐立國開始,就一直成為帝國北方邊境的威脅。

    雖然圖蓀人各部互相征伐,沒有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在實力上遠不能與大唐抗衡,甚至諸多部落的可汗一直向大唐稱臣,但圖蓀各部對大唐北部邊境的襲擾從沒有停止過,時常會在邊關搶奪財物,劫掠人口,而且圖蓀人騎兵速度極快,每次襲擾都是突如其來,劫掠過後有迅速撤走,可謂是來去如風。

    北部防線太過漫長,哪怕是十萬大軍構築防線,圖蓀人卻也依然可以能夠在北部防線找到機會。

    開國之初,帝國實力強悍,軍威赫赫,圖蓀人還有所顧忌,看到大唐旗幟便即狼狽而逃。

    但帝國經過武宗皇帝的鼎盛之後,軍略開始從主動進攻改為防守,圖蓀人在邊關的襲擾更甚,一度讓帝國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卻依然被圖蓀人的侵襲攪得邊關不得安寧。

    而太史弘坐鎮北部邊關之後,養精蓄銳,突然組織大軍團兵分三路,殺入漠南草原,雖然其中兩路無功而返,而太史弘親帥的懷朔鎮軍戰果豐碩,斬殺數千圖蓀騎兵,俘獲大量牛馬牲畜和圖蓀部民,威震大漠。

    此後太史弘又連續對草原發起數次突襲,每次都取得豐碩戰果,一時間讓圖蓀人看到大唐旗幟聞風喪膽,而太史弘也因此成為帝國北部柱梁。

    太史老將軍的威名天下皆知,不過澹台破千的名字秦逍還真是不曾聽說過。

    “聖人登基那年,圖蓀各部集結十萬大軍,乘虛南下。”雲祿對當年之事倒是十分清楚:“圖蓀主力攻打武川鎮,要從武川鎮撕開口子,武川兩萬鎮軍拚死抵擋,寡不敵眾,而太史老將軍並沒有調動兵馬增援武川,而是利用武川鎮軍爭取的時間,集結其它各路兵馬退守雁門構築防線,封住圖蓀騎兵攻向京都的道路,也因此導致武川鎮軍損失慘重,而澹台千軍戰死疆場。”

    秦逍知道聖人登基那年天下動蕩,內憂外患,圖蓀騎兵乘虛南下,但最終卻被擊退,隻是其中的過程,卻並不清楚。

    “後來擊退了圖蓀人,但武川鎮軍自此也就恨上了太史家。”雲祿歎道:“在他們心中,太史老將軍見死不救,而且將他們拋棄丟給了圖蓀人,時至今日,武川鎮軍依然是對當年的這段往事耿耿於懷。澹台破千戰死之後,澹台懸夜依然在武川鎮為國戍邊,他的父親是被圖蓀人所殺,所以澹台懸夜對圖蓀人恨之入骨。此人驍勇善戰,一身武藝少有人及,經常帶領小股騎兵深入草原,在他二十六歲那年,僅僅帶著三百騎兵,在草原迂回上千裏,等他們回到武川鎮是時,竟然帶回了上千圖蓀人頭,而且斬殺了三名部族酋長的首級,三百輕騎隻損失了不到二十人,名震一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