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堂哈佛心理課(精)

第10章 九型人格心理學1(1/5)

    第10章 九型人格心理學1

    第1周看透九型人的潛台詞(一)

    細說九型人格

    課堂導讀:

    公元前2500年或者更早時,中亞地區的蘇菲教中有個長者,因為他善於開導人們,為別人排憂解難,所以被稱為靈性教師。靈性教師經常和弟子們在一起探討學問,他發現不同的弟子有不同的表現。例如,有的人十分邋遢,有的人很在意穿著打扮;有的人喜歡靜靜地思考問題,有的人喜歡和別人交談、辯論;有的人急於知道某個問題的答案,有的人不厭其煩地反複分析問題……

    為什麽不同的弟子會有不同的表現呢?靈性教師對這一現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他著手對人的各種表現進行分析、總結,將有同一性格特征的人歸為一類,共分九類。這就是最初的“九型人格”。

    課堂精講:

    九型人格是一種深層次了解人的方法和學問是由它按照人們的思維、情緒和行為,將人分為九種:完美主義者、給予者、實幹者、浪漫主義者、觀察者、懷疑論者、享樂主義者、領導者和調停者,其中每種人格都具有與其他人格截然不同的思考模式、性格特質和行為習慣。

    美國的亞曆山大·湯馬斯醫生和史黛拉·翟斯醫生在1977年出版的《氣質和發展》一書中指出,人們可以在出生後第二至第三個月的嬰兒身上辨認出九種不同的氣質,分別是:活躍程度、規律性、主動性、適應性、感興趣的範圍、反應的強度、心景的素質、分心程度、專注力範圍或持久性,戴維·丹尼爾斯發現這九種不同的氣質剛好和九型人格相對應。

    九型人格揭示了性格的本質,點出人們內在最深層的價值觀和注意力焦點。它是人們了解自己,認識和理解他人的一把金鑰匙,是一件與人溝通、有效交流的利器。

    課後總結:

    九型人格可以幫助人們了解自己的個性,從而正確對待自己的短處、發揮自己的長處;可以讓人們了解其他人的個性類型,懂得如何與不同的人交往溝通及融洽相處,建立和諧、真摯的人際關係。

    1號,完美主義的使者

    課堂導讀:

    在美劇《絕望的主婦》中,女主角之一布瑞就是典型的完美主義者。

    她做事力求一百分,無論是家務、烹飪、儀表和相夫教子,她都盡心盡力。她永遠讓房間一塵不染,燙平每件衣物,經常通過開家庭聚會來表現自己是優秀的女主人。

    她是一個自我要求嚴格的人,出門時一定是一絲不苟,從頭到腳都要整整齊齊、幹幹淨淨。同時,她對家人也要求嚴格,用完的東西一定要放回原位,連筷子、湯匙的擺法、朝向都要一致。

    當布瑞得知丈夫嫖妓之後,異常憤怒;當她知道兒子是同性戀時,也怒不可遏。因為她傾盡心力經營的完美愛情、完美家庭已經不再完美了。所以,她也有了外遇,並且間接害死了丈夫。

    課堂精講:

    這樣的行為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可理喻的,但是了解了完美主義者的思維方式和關注焦點,布瑞的行為就不那麽難以理解了。完美主義者對自己的感覺和感受,常用自我麻醉的方法進行壓抑和否定。麵對生活中的摩擦和矛盾,完美主義者往往難以平心靜氣地與人進行良好的溝通,達成一致意見,他們常常是按照自己所理解的完美標準去要求對方,因此不能使問題得到解決。

    1號完美主義者一旦決定了某個正確的目標,就會通過忘我的工作讓人感到滿意。他們的內心總是渴望把事情做好,並且願意為改善工作而付出長久的努力。他們追求精益求精,也希望能夠教導他人去追求最好。他們會堅持標準,不會妥協和退讓。雖然完美主義者比較挑剔、喜歡批評,隻要其他人能夠承認錯誤,1號會給予幫助和耐心地引導。

    由於1號完美主義者對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麵麵都有極高的要求,因此,當現實不能滿足他們的期待時,他們常常有失望、沮喪、失落的情緒。他們容易注意別人的失誤和過錯,時常擺出批評、教訓的態度,引起他人的不滿。他們非常遵守規則,眼裏容不下沙子,這使得1號常被負麵情緒困擾。由於1號的嚴厲和苛責,他們的人際關係一般不是很理想,很多人對1號都是敬而遠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