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扞衛者

第472章 東西多了也是愁(1/2)

    從古至今,打仗都是個耗時耗力加費錢的事情。尤其是千裏轉戰這樣的事情,更是費時費力的很。尤其是在後勤供應上更是靡費頗多。

    現在有了比較現代的交通工具還好些,雖然蒸汽火車慢了些,但一個時總能跑上二三十公裏的。

    從洛陽坐火車到鄭州,再一路南下到信陽,總路程在450公裏左右。這個路程得跑一多,在火車上睡一覺差不多也就到了。

    這個速度,雖然比起後世三個多時的車程要慢的多的多,但總比肩挑肩扛雙腳趕路來的快速便捷。

    要不鬼子進攻喜歡沿著鐵路水路走的?就是為了省時省力,轉運物資方便。

    其實鬼子光是製定進攻武漢的進攻計劃就做了好幾次調整。

    最初的時候是想著在進攻武漢時,將以華北方麵軍沿京漢鐵路南下,與之相策應,以另一軍溯長江西進。

    這個計劃是戰前就製定的,也就是1935年就製定好聊,不過後來改變了計劃。

    原因麽,就是果脯主動打起了淞滬會戰,避免跟鬼子在華北平原交戰,把鬼子的戰略意圖給改變了。

    但實際上,淞滬會戰沒打好,華北平原也沒有保住……所以鬼子還是可以按照原計劃進行的。

    隻不過,華北地區糟糕的治安狀況,改變了鬼子的決定。因為鬼子發現,如果真按照原來的計劃進行,光是沿途保護鐵路就得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兵力。

    尤其是八路軍到處發展遊擊隊,到處對鬼子的後勤補給線下手,再加上胡一舟還在鐵路上搞了幾次破壞,弄了一個鐵路橋,鬼子隻能把計劃作出改變。

    不改變不行啊,真要是拾掇後方,武漢那邊就沒有兵力進攻了……

    然後,鬼子製訂鄰二套方案:還是兩路進攻,一路沿著淮河西進,一路沿著長江西進,都是借助水路來進行補給補充。

    這個計劃比起第一個計劃就差遠了。同是雙線夾擊進攻,不過比起一北一東的九十度夾角進攻,這個角度就多了。

    原因麽,大家都知道,就是花園口這件事情了!

    一個黃泛區,89萬百姓喪生,數百萬百姓受災,一千多萬百姓受牽連,間接造成了42年大饑荒。付出了此沉重的代價,換來的僅僅是改變了鬼子的進攻計劃,和當初擋住了土肥圓的進攻。

    犧牲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讓當兵的當官的跑路……

    這個代價,太過沉重!太過心酸!太過黑暗!也造成了民心的失去!

    你都不把我們老百姓當回事了,誰還把你們當回事?再加上後期阿湯哥的禍害……水旱蝗湯四大害啊!

    或許,校長從來就沒有考慮過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什麽?考慮的隻是幾大家族的根本利益吧?考慮的是如何坐穩了屁股底下的椅子,別讓人把他給掀下去吧……

    最終,鬼子製訂了現在的進攻計劃!

    就是前麵過的一路沿著長江西進,一路沿著大別山北麓,貼著大別山西進,最終夾擊武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