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史劍客鬧大唐

第4章 初露端倪(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雖然縣衙所提的餿主義讓鄭縣令動了心,但想來想去,又覺得這樣易被人下套。所以,鄭矬子最終還是打消了坐肩輿進山的念頭。

    這位縣令雖沒見過武則,但卻非常害怕武則。當然,這類事,武則未必能管得了,縣官不如現管嘛。武則不是縣官,而是在洛陽日理萬機的女皇,自然更難察覺現管的事。

    不過,鄭矬子還是怕被那些看上其縣令這把交騎的副手們告狀到京師,那樣易被上邊發現。所以,他不敢張揚,隻得帶著自己的人馬,準備先騎馬走到山區邊上,然後下馬爬山步校

    諸位讀者可能奇怪,那兩個報案的馬不是馬麽?不是從山區來的麽?這麽問,倒似乎有點道理。但那是陸桐與魏康順從六合村南邊的險要關口抄近路下山後借外村農家的馬繞大圈狂奔而來的,可縣太爺是書生出身,別讓馬狂奔,恐怕讓馬由人牽著慢走,也不一定做到當日趕到案發地。

    沒辦法,鄭矬子先按縣尉的提議,讓十幾名會騎馬狂奔的衙役跟著來報案的魏康順繞道狂奔而去,自己則帶著不太會騎馬的人員,由陸桐帶路,抄近路,讓兩名年青體壯的衙役前麵探路,不好走的險關山路上扶著步行,好走的鄉間道上則讓沿途各村理正找車迎送。

    毫不容易趕到案發現場時,縣尉手下的辦案人員已把此案了結,鄭縣令也就是裝模作樣的到已散發著惡臭難聞氣味的案發現場察看一番。完了,令隨行的仵作(唐代檢驗屍、贍官員)驗屍並作了筆錄後即讓仍在哭嚎地的魏康順收殮其妻屍身,入土為安。

    現場勘察完畢,案子也就進.入了偵查階段。鄭縣令的表演結束,接下來也就是縣尉明察暗訪來探明並拘捕案犯了。

    縣尉首先是過問擊鼓報案的魏康順,弄清其發現並報案經過。

    魏康順,他從地裏回來後見妻子不在家,想起自己上山前妻子是到村北一條河邊洗衣服的,就忙到河邊尋找,卻不見蹤影。又沿河沿向下遊找,走了很久,都黑了,還是不見他的愛妻的蹤影。他急了,忙找保長(唐朝時期鄉村基層管理單位之一,以20戶為一保,設保長)報案,又與保長一起帶著保裏的人連夜四處尋找,仍未找到。

    第二保長把此事上報到裏正(唐代五保為一裏,設裏正)。裏正立即派出更多的人進行地毯式搜索,最後在河邊一處柳條叢中找到了其妻的遺體。裏正見其管轄地出了命案,嚇得顧不上幫助魏康順安排妻子後事,急匆匆去找耆老(唐代鄉官,相當於今的鄉長),耆老聽罷,忙令裏正帶著魏康順立即下山,上縣衙上報案。

    縣尉聽完魏康順與裏正等饒交待,立即通過不.良人,暗中查訪,詢問村民,通過村民了解到了昨下午村東頭農戶呂慶川家的二兒子呂大柱曾在此附近出現過的線索。縣尉一聽,就派衙役叫來呂大柱問詢。而呂大柱是好吃懶做的富家少爺,哪裏見過這樣的陣勢?一見這種場麵,早已嚇得魂不附體,語無倫次了。縣尉一見其麵,心裏就明白了八.九分,一簽令下,兩衙役上前就給他屁股六十大板,痛得他像殺豬般嗷嗷亂叫,最後經不起木板子打屁股的杖臀之刑,最後隻好如實召哄。縣尉立即喝令將其帶下投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