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後26章 回到羅馬(3/5)

    為了填補戰線,突厥人進行了總動員,十五歲的少年和五十歲的老漢都被征召入伍。但由於主要的軍工企業遭遇了反複轟炸,突厥軍難以獲得足夠的裝備,很多新兵甚至隻能拿著三十年前的庫存舊槍上戰場。一旦真的遇到戰鬥,不知道這樣的新兵能在交戰中活多久。

    對於華盟來說,戰爭已經進入最後階段。為了完美收官,樞密院為剩餘的三個敵國製定了不同的策略。對不列顛,以海軍封鎖輔以挑動內部矛盾,待到時機合適時登陸。對突厥國,為避免困獸之鬥,暫時先采取圍困封鎖、漸次逼近的策略,逐漸耗空他們的底力,等到最虛弱的時候再大舉攻入。

    而位於歐陸中部的新蒙古國本來就實力不強,目前內憂外患已經自身難保,正該首先攻滅,將西部廣大戰線上的兵力解放出來。

    因此,在入夏後,九州軍就聯合羅馬軍和神羅起義軍,對新蒙古國發動了全麵進攻。

    五月份,九州軍集中七個裝甲師和二十四個步兵師,在新蒙古東部的盧布林展開重點攻勢。

    在慣例的狂轟濫炸過後,以強大的49式重戰車為先鋒,大量九州軍突破蒙軍防線,製造了一個巨大的缺口。隨後,大量30式標準戰車和步兵戰車直插蒙軍後方,擊潰趕來填補戰線的援軍,並連續摧毀了數級指揮部。

    在失去指揮的情況下,前線蒙軍迅速失去抵抗意誌,並引發連鎖反應,整條戰線開始崩潰,九州軍的機械化部隊得以在側翼無憂的情形下長驅直入。

    5月11日,在突進一百五十公裏後,九州軍占領了新蒙古國的舊都華沙。

    華沙曾做了金帳汗國百多年的首都,至今仍是國內最大城市。此城的易手意味著蒙軍的重大失敗,但是兀魯黑·馬哈麻宣布重建蒙古帝國後,將首都遷至西南方的卡托維茲,目的是更好地控製新占領的神羅土地。現在,要想徹底滅亡此國,九州軍還需要繼續進攻。

    但在蒙軍防線崩潰的現在,繼續推進隻是時間問題。

    5月20日,九州軍擊潰倉促集結的蒙軍衛戍部隊,直逼卡托維茲。兀魯黑帶著一眾高層倉皇逃離這座嶄新的都城,撤往西北方的柏林。

    柏林落入蒙古人手中也有近百年曆史了,當地根基很穩固。但這座城市偏居帝國西疆,皇帝流亡至此,基本已經放棄了對國內其餘部分的控製。

    在接下來的短期時間內,新蒙諸城市迅速被九州軍占領,而他們占領的神羅土地也被起義軍收複。

    七月份,兵鋒已經接近了柏林城,兀魯黑無路可退,不得不冒險在夜間乘客機逃離柏林。

    起初,他運氣不錯,沒有被華盟的戰鬥機發現,成功進入了北海空域,向不列顛逃去。但是,他的好運氣很快用完了。巨型航母海角號此時正在北海值勤,值飛的青鷂式戰機憑借電探設備發現了這架不明客機,將其迫降至阿姆斯特丹機場中。

    兀魯黑本人在降落後立刻被駐機場的九州空軍保衛部隊俘虜,而既然皇帝都被抓了,整個帝國也不可能繼續抵抗下去。他很快簽訂了無條件投降書,命令各地殘餘蒙軍向華盟投降,而這標誌著歐洲大陸上主要軍事行動的終結,華盟能夠將大量有經驗的部隊投向其它戰場。

    接下來,華盟就隻剩下兩個敵人了:蜷縮在大不列顛島上的不列顛國和隻剩亞洲領土的突厥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