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後19章 大海(3/3)

    時間進入新一年之後,隨著力量的進一步此消彼長,為了消解壓力,邊緣各國不得不暫停爭執,開始籌謀新的作戰行動。

    共和2296年二月底,不列顛海軍設計了一次誘敵作戰,在向非洲南部大舉輸送兵員物資的同時安排了數路主力艦隊尾隨潛伏,試圖吃掉過來襲擊的艦船。

    這實際上是個陽謀,因為動靜太大,近乎傾巢出動,不可能瞞得過華盟。但華盟也不得不接,因為若是放任這支艦隊抵達,很可能導致海角州首府桌山城受到威脅,戰局有崩壞的風險,因此隻能將計就計應對。

    總體來說,華盟在天涯洋上的實力仍比不列顛略遜一籌,隻能精心策劃,打一發就走,避免被主力逮到,就像在捕鼠夾上偷肉一樣。

    天涯洋東南部海域中,雙方的潛艇、驅逐艦和水上飛機縱橫來往,拉開了兩張巨大的偵察網。小規模的戰鬥不時發生,隻為了能盡快發現對方的主力所在,同時盡可能隱蔽自己。

    2月29日,九州海軍的海東青偵察機首先發現了不列顛軍的一個中型船團,緊接著兩艘輕型航母金華號和南充號發起了一次成功的攻擊,擊沉運輸船七艘和護航的驅逐艦兩艘。

    但他們也因此暴露了自己,招致了擁有四艘航母的不列顛第一艦隊的大規模進攻,這支分艦隊奮勇抗敵,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和反偵察機會,但最終南充號還是不幸被擊沉。

    而後,隱藏在不同海域的兩支華盟主力艦隊發動反擊,三艘福建級航空母艦和兩艘輕型航母送出了差不多二百架戰機,對敵艦隊進行了狂轟濫炸。

    在此戰中,九州海軍成功擊沉了曾經對海口郡發動偷襲的不列顛航母杜蘭號和洛克爾號,此外還取得了數艘巡洋艦和驅逐艦的戰果。但第一艦隊的主力航母利物浦號和黑斯廷斯號未受到損失,另一片海域的第三艦隊也收到信報趕來參戰,戰鬥仍有的打。

    雙方戰機在廣闊的海域上你來我往,投下了無數炸彈,戰鬥激烈無比。但天有不測風雲,還沒等這輪戰鬥分出勝負,一場風暴突然出現在戰場上,戰鬥機失去了起降的條件,空戰隻得草草收場。

    本來戰鬥就該就此結束,雙方各自收拾東西回家等待明日再戰了。但沒想到,不列顛軍的蘇格蘭號率一支戰列艦分隊在這時突入了戰場,運氣爆棚,竟在天候掩護下與九州海軍的第二航空作戰群相遇了。

    風暴中戰鬥機無法升空作戰,華盟一方完全是被動挨打,艦隊中的驅逐艦群拚死阻攔,最後以慘重代價掩護兩艘主力航母離開了戰場。這說明了雖然航空母艦逐漸成為海戰的主力,但傳統戰艦仍有發揮作用的場合,不可小覷。

    這次戰役中九州海軍損失不算小,但出現的紕漏比上次大戰少了很多,大量人員得到了鍛煉,心氣可算是打了出來。

    雖然由於天氣因素,不列顛軍的運輸船團抵達了目的地,導致陸地上的戰事驟然緊張。但從大戰略上來說,九州海軍已經具備了與不列顛海軍在正麵對抗的能力,而隨著力量的日益增長,反擊隻是時間問題。

    等到四月份,一係列新裝備入役後,九州海軍便主動發起了一次大規模進攻,趁敵不備,反登陸了被不列顛占據的一葦島(聖赫勒拿島)。

    一葦島位於南天涯洋中部,戰略位置險要,在不列顛手中可作為補給線的中繼基地,在華盟控製下則成為了補給線的重大威脅。如果不能完全控製此島,不列顛人就不得不考慮撤回深入南方的兩支陸軍部隊了。而這在政治上是不可接受的,所以他們緊急召集了各地戰艦,組成一支龐大的複合艦隊,前往一葦島作戰。

    華盟不可能退讓,同樣集中力量出海阻截。雙方針尖對麥芒,一場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海戰即將展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