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903章 終局(1/2)

    華夏五年,1月22日,中央市。

    宰相辦公室中,季國風一如既往的,在處理各類文書前,先站在兩幅地圖前,宏觀地察看最新的天下大勢。

    其中,左邊那幅是最新的世界地圖,舊大陸的輪廓已經相當完善,而新大陸也大差不差地標了上去,整幅地圖的觀感已經跟後世地圖相當接近了。

    在這副世界地圖上,最為顯眼的是用深綠色標注出來的華夏本土,東至太平洋,西至黑海,南至南洋,北至北冰洋。這片本土既囊括了傳統的漢地,又擴張到地廣人稀的西域、吐蕃和北荒域,還拿下了環境適宜的太和省,龐大無比。雖然其中不少地區尚未被國公會完全掌控,但絕大部分人口密集地區已經落入囊中,解決剩下的零零星星的抵抗就隻是時間問題了。

    在海外,還有不少零星點的地區也同樣用深綠色標注,比如東瀛的此岸郡、南洋的龍牙門郡、南非的海角郡和遙遠天涯洲的漢陽郡等等。這些處於關鍵地理位置的要點由尚書省直轄,地位等同於本土。

    在深綠色的直轄領之外,還有大片大片的淺綠色區域,這其中又分了兩類。

    一類是受尚書省控製的海外自治邦,比如印度和南洋的許多地方。這些地方已經有了較多人口,不涉及華夏的核心利益,不求長治久安,隻求在中短期內為本土提供利益。

    另一類則正好相反,大多位於新大陸,地廣人稀,適合輸送移民過去,建設成新的華夏樂土。不過這類拓殖活動短期內沒法提供明顯利益,反倒需要不少投資,隻能靠國公會的意誌去推行了。

    這有深有淺的綠色區域差不多占據了半個地球,體現了當今華夏國的強悍實力和無上權威。這是國公們到現在為止卓絕努力的成果,而想要將這個成果維持下去,也是未來的國公們的巨大挑戰。

    “誰不想千秋萬代,但這又談何容易呢?”

    季國風的目光離開華夏土地,向外圍的其餘區域看過去。

    世界的其它地方仍存在著不少國家,但沒有一個能與華夏相比,其中又分成五類:藍色的是臣服於華夏的“近藩”或者有合作關係的盟國;黃色的是有外交接觸的一般國家;淺紅色的是敵對國家;深紅色的是戰爭中的國家;灰色的則是尚未有外交接觸的國家。

    他在各種顏色中瀏覽了一遍,然後自言自語道:“不能留下未來的隱患,但‘國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也不能讓後人沒事可幹,做個自閉的天朝上國……得留一點鯰魚下來。”

    他盯著地圖上的各色區域看著,腦中不斷把國界線重新劃分,籌謀著怎麽才能製造出一批有一定存在感卻又有內部問題的國家出來,給未來的世界增添色彩。但想了一會兒就腦力枯竭,還是停下了這個浩大的工程,“還是報進會裏,讓老夥計們琢磨去吧。”

    這位宰相大人後退了兩步,縱觀了一遍全圖,然後又看向了右邊的那一幅。

    這是一幅稍小些的本土地圖,上麵沒有用顏色劃分,卻標注了一大堆各種線條和圖標。雖然看著沒有世界地圖那般色彩斑斕,但這幅圖的重要性實際上還猶有過之——上麵標注的,是工部所做的對未來十年全國交通網絡和工業布局的規劃,潛在的影響還要更久,甚至稱為百年大計也不為過。

    季國風對著它仔細看了好一會兒,又回頭對比了一下標注在世界地圖上的截止至昨日的滅宋進度,思索道:“如今江南、湖廣、廣南大部分地區已經收複,宋軍隻在東南山區盤踞,不可能打出來了。現在,也該開始下一階段,考慮整頓故宋地,解放生產力了。”

    雖然夏軍如秋風掃落葉一般迅速席卷了宋國,但這不意味著就此一勞永逸了。相比軍事問題,政治和社會問題才是更大的問題。甚至可以說,在某種意義上,軍事進展的順利反而增大了解決社會問題的難度——舊既得利益階層沒有被清除,給未來留下了隱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