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900章 硬骨頭(1/3)

    華夏四年,1月18日,江南西路,湖口縣。

    鄱陽湖位於江西盆地中部,整體呈瓶型,南部麵積廣大有如瓶身,北部縮窄成細長一條有如瓶頸。最終這個瓶頸向北延伸到與長江交接之處,東邊是山,西邊是沙洲,水道隻餘窄窄一段,堪稱真正意義上的“湖口”。湖口縣便位於這個湖口東側的陸地上,控扼了出入鄱陽湖的這處關鍵要地。

    與淮安、鹽城、鎮江、臨安等要地一樣,在華夏的統一令發布之後,湖口縣這處關隘也成為了夏軍進攻的重點,陷入了戰火之中。在九江特別市準備多時的夏軍猛然撲出,水陸並進,戰艦對著中江軍建在湖口石鍾山上的要塞猛轟,陸軍在下遊登陸,試圖突襲要塞的腹地,有如對付鎮江要塞的策略一般。

    不過,與鎮江那時夏軍如入無人之境的情況不同,他們在湖口卻遭遇了強大的阻礙。

    石鍾山要塞所在的地形極為刁鑽。石鍾山本身臨江,從山上發射的炮彈可以對狹窄的湖口通道造成威脅,山後有一片空地可以屯兵,而空地周圍又是重重群山環繞,隻在南邊有一個狹窄山口可以與外界通行。夏軍想攻入要塞背後,就得繞個大圈子,從這個山口攻進去才行。

    而中江軍已經充分考慮了遭受陸路進攻的可能性,不但在山口築城卡關,還在臨近山上設置了眾多隱藏式炮位。不光如此,山口內外甚至還挖了重重壕溝以駐兵防守,南方原野上的樹木土石被清理一空,外敵進攻時無可掩護,隻能暴露在火力之中,進攻難度極大。

    現在,當登陸的夏軍急行軍繞到石鍾山要塞後方的時候,麵對的就是這麽一個防禦完備的山口。

    集中過來的夏軍也就三個步兵營的兵力,由於是輕裝急行而來,沒有攜帶重火力,隻帶了一批步兵炮,麵對這種堅固陣地很是棘手。

    但率領這批夏軍的許立夫少校立功心切,不願意到了戰鬥位置後卻空等。他讓步兵炮遠遠地對著前方的山口轟了一陣子,便讓三個營各出一個連,試探著向前攻過去。

    三個連皆成散兵陣型,在空地上拉出了好長一條戰線出來,逐步向北接近。雖然人不多,但他們手上的步槍射程和射速都遠超對手,如果是一般的正麵遭遇,這不到三百人足以戰勝三千宋軍。

    但今日的情形與一般的正麵遭遇絕不相同,中江軍沒有在平地上列陣而戰——如果是這樣的話,早在之前步兵炮轟擊的時候他們就該崩潰了。他們躲在山口周邊早已修好的各種工事之中,受到炮擊的影響不大,現在也沒有出來列陣,而就在各種壕溝地堡中探出頭來,緊張地盯著來襲的夏軍。

    “轟……!”

    隨著夏軍的接近,兩側山上的火炮開始將炮彈打了出來,雖然準頭不足,難以對呈散兵陣型的夏軍造成足夠的威脅,但還是不免影響了他們的前進。

    距離更近到三四百米之後,掩體中的中江軍開始對夏軍開槍阻擊。他們已經裝備了線膛槍,即使在這個距離上也能對夏軍造成一定的威脅。眼看著槍彈落下在自己不遠的地麵上打出泥點子,夏軍士兵緊張起來,有的人開始舉槍還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