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885章 最後的選擇(1/3)

    華夏四年,8月8日,成都。

    成都,曆史名城,天府之國。

    數十年前蒙古侵宋之時,四川盆地成了雙方反複拉鋸的戰爭前線,成都及周邊人口一度銳減。後來蒙哥身死,南北雙方簽訂清河之盟止兵對壘,蜀地又獲得了喘息之機,緩慢恢複過來。

    華夏元年,夏軍攻入關中,元國朝廷倉惶逃亡蜀中,然後便在成都設立行在,將它變成了殘餘疆土新的中樞。至今,已經三年了。

    現在的成都城與宋時舊城基本無異,隻是簡單修繕了一下,城周二十二裏,四門皆有甕城。城池麵積著實不小,而城中居民卻相對不多,即便三年前湧入不少朝廷官員和兵將,至今仍然不顯擁擠。城中空地上遍植芙蓉,現在正是花開之時,紅白錦簇,香氣四溢,而且天氣也涼爽舒適,若是在花叢邊擺張竹椅一躺,再招人來采采耳朵,那可真實巴適得很。

    可惜,如今風雨飄搖,顯然不是閑適的時候了。

    左丞相安童乘著一頂小轎,在城北皇城中七拐八拐,來到了中書省禮部所在的一處院落之中。

    安童如今也才三十多歲,但日夜操勞,已經是一副心力交瘁的樣子,頭發都白了幾撮。他下了轎子,抬頭看向上方的牌匾,露出了明顯的嫌惡的表情:“好呀,如今一個個牌麵都大了,都得我這個丞相親自來催了!”

    說完,他就大袖一揮,踏入院內。

    幾個月來,成都朝廷的氣氛便如同這成都的天氣一般,一直陰沉沉的,不見陽光。先是忽必烈駕崩,後來陳嵬翻了臉,好不容易扶著脫歡登基帶來點喜氣,夏軍又打過來了。

    前不久,劍門關失守的消息傳來,朝堂上下無不震動,安童在積極籌措成都防務的同時,也不得不做第二手準備,考慮迫不得已再次撤離的情形。這需要各部各大臣同心協力,可是今天安童心急火燎地安排事務,該配合的各部門卻磨磨蹭蹭的,讓他心頭火起。氣急之下,他也不幹等,而是親自下場去催辦了,第一個來的,就是這禮部。

    禮部本是個閑散部門,但現在畢竟有個皇帝在上麵,萬一要出城逃命,該起個什麽名頭、打什麽儀仗,都得提前拾掇明白了,正是他們分內之事。任務昨天傳下去,今天不說拿出完整計劃了,總得報個意向上去吧?可是中午過了到了下午,禮部卻杳無音信,安童便隻能自己來看了。

    一進門,他便眉頭大皺:“怎麽這麽冷清?”

    現在可是大白天上直的時候,不說忙裏忙外總得有些人氣吧,可怎麽禮部院裏一股門可羅雀的感覺?

    他在院中站了一會兒,仔細對周圍靜聽,才聽見一點細碎的聲音。於是他邁開步子,向前進入門廳之中,又向右拐入了內室——這裏是禮部官吏日常辦公的地方,本應坐滿了人,現在卻隻有五人在裏麵,其中四人在一張方桌旁圍坐搓著麻將,另一人在旁站著口吐飛沫指點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