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789章 出大事了(1/3)

    華夏元年,6月19日,台海郡,澎湖縣。

    “嗚————”

    海級驅逐艦紅海號正在澎湖北部海域之中巡邏,當它發現一艘海船自西而來之後,便鳴響汽笛,迎了過去。

    當年臨安條約簽訂,臨安朝廷以關稅為抵押,欠下了東海國一大筆債務,此後東海國便逐漸接管了東宋的市舶司業務,在廣州、泉州、慶元府、上海等地設立海關,登記海船,大肆收取關稅。正好這段時間裏海軍除了支應瀚海郡也沒什麽大事可做,相當一部分力量都用來製霸海貿、卡關收稅了。

    這工作並不難做。東宋海商人數雖多,但海上戰力也就那樣,一群烏合之眾根本無從抵擋配備了蒸汽船和巨炮的真正海軍。

    傳統海貿商路上,東西貨物要發生有意義的交流,幾乎必須要從泉州過。隻要控製住了泉州,那就是控製住了大部分的頭部貿易量,坐收關稅就可以了,愜意得很。通過這個渠道,華夏國可以收取以千萬計的關稅,有力地支持了財政,也避免了過多采用不健康的金融手段。

    不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卡關收稅的,自然就有不願意繳稅搞走私的。傳統沿海路線避不過泉州——那就走外海唄!正好隨著航海技術的擴散,走外海也更安全了,因此就有不少不法海商走海峽的大流求(台灣)一側繞過泉州的。

    因此,夏國海外省就在海峽之間的澎湖列島上設了澎湖縣,又設台海郡管轄澎湖縣周邊海域和東邊的那一大片瘴癘之地。海關和海軍也分了一個小隊駐紮過來,查禁走私。

    這艘紅海號就是澎湖縣的駐軍之一,今日出海執勤。它發現目標後向西駛去,目標卻不慌不張不閃不避,依然沿原路線繼續東行,看來不是什麽危險目標。因此紅海號也就沒有全力加速,依然以八節效率航速行進著,差不多一個小時後與目標相遇。

    目標隻是一艘尋常的三桅帆船,側麵沒幾個炮門,還按照規定懸掛了國旗和認旗,船身上畫了船舶編號,應當是一艘正規商船。

    果然,紅海號靠上去後,對方主動提供了合規證件,證明了自己的身份。

    “運送的是移民、糧食和一些雜貨麽?沒問題。”海關關員略一核對,沒有異狀,便放行了。

    澎湖縣建製穩定後,夏國的移民管理司便準備將它作為一個移民中轉站,去開發東邊那個難搞的大島。

    澎湖列島麵積不小,氣候溫和,降水量適中,受熱帶病的困擾較小,因此原本就有些居民在。不過這座島壞在地表蒸發量巨大,很難留住淡水,土地也相當貧瘠,因此種植業發展極為受限,很難有足夠的產出,食物主要依賴漁業。所以在輸入移民的同時,也得從外界運入不少糧食才行,開發進程相當受限。因此這些運移民和糧食的商船受政策扶持,到澎湖來不會收什麽稅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