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775章 第二把火:治河(1/3)

    1276年,10月10日,牧野郡,陽武縣。

    黃河大決已過去了兩年多,決口處經過長期衝刷,河道已經暫時穩定下來。

    河水自西而來,自南岸的潰堤處向南湧去,先是在潰口附近堆積出了一片小湖,然後分成兩股再度流出。其中一股徑直向南,衝出一條新河道匯入南邊的渦水,然後再南流入淮河。另一股向東流,在開封附近又分成兩股:一股進入睢水,經商丘、宿州,然後又決堤衝出了一條新河道,向南又是進入淮河;另一股衝入了幾十年前的黃河故道,流經徐州還是進入淮河。

    這三股新河道現在看上去很是穩定,但是仍然隱患重重,隨時有改道的風險。隻要有這隱患在,廣闊的中原大地就仍然不能有效開發,不得不說是一種巨大的浪費。所以華夏國成立後,燒起來的第二把火,就是黃河的治理事宜。

    改組後,尚書省設了六個行省,其餘五個都是正常施行地方治理的職責,唯有最南邊轄區廣大的河淮行省地位特殊——治下沒有多少人口,主要職責就是治理黃河。

    原建設交通部的元老人物湯樺樹在改組後被委任來組織河淮行省的領導班子,全麵負責治河事宜。

    如今,他參加完開國大典後就第一時間趕來了任上,視察這萬惡之源。

    黃河滔滔而來,潺潺而去,在大地上肆意流淌著,與周邊的青草和森林不斷發生著交流。湯樺樹在舊堤之上極目遠眺,一時竟有些失了神。

    他的身邊,原屬建設部的資深勞工宋廣正介紹著兵部水利司(原建設交通部的職責大部分被合並進兵部,而非傳統的工部)對黃河治理做出的初步規劃:“中期來看……大約是五十至一百年的範圍內,黃河入淮最重要的影響並非給沿途帶來的洪澇,而是對淮河水位和航道的改變。隨著泥沙在淮河水係的堆積,會產生兩個影響,一是水深減小、妨礙航運,二是水流不暢,易溢出形成洪澇。”

    湯樺樹收回目光,問道:“這麽說來,黃河奪淮,害的主要不是黃河本身,而是淮河?”

    宋廣肯定地回答:“對的?    黃河新衝出來的幾條河道都還算穩定?    未來隻要勤加關注,在關鍵河段修好河堤?    那對沿岸的影響並不大。而且現在河南地人口不多?    不需要擠到河邊去住,即使泛濫了也損害不了許多。而淮河沿岸就不同了?    人口要多得多,農業、航運業和商業都很發達?    這樣下去一定會對他們造成相當深遠的影響。”

    呃?    雖然淮河流域現今並不在華夏國的治下,但他們已經將其視作嘴邊的肉,自然要為沿岸人民考慮了。

    後世淮河流域的幾座大湖如洪澤湖、高郵湖、駱馬湖等,在當下都隻是小湖或幹脆隻是小片濕地?    是因為明清時期黃河泥沙日積月累抬高了淮河下遊水位?    使得淮河水係排水不暢,才堆積形成大型湖泊。在這個過程中伴隨著頻繁的洪澇災害,沿岸人民苦不堪言,直到20世紀下半經過一係列水利工程才整治得差不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