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750章 大漠攻略(1/3)

    “惟欲治理黃河,必先恢複晉陝;惟欲恢複晉陝,必先征服大漠!”——郭守敬。

    經過1273-1274年的大戰,東海軍證明了自己的超絕實力,能否奪取一個目標不取決於敵人有多少抵抗,而隻取決於東海人是否將它作為目標。但同時,黃河大決使得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戛然而止,也證明了大自然的力量仍然是不可抗拒的。

    事後,東海國的戰略目標進行了調整,不再求速勝將元廷逐出中原,而是換成了更深遠也更艱難的目標——決河的決策者必須得到懲罰,而且要圍繞治理黃河為核心決定未來的進攻策略。

    治理黃河,眼下能做的就是疏導河道、加高堤壩,但這隻是治標。而治本的方法則在於釜底抽薪,減少黃河的泥沙量——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但大幅減少是可以做到的,維護良好的情況下,黃河的穩定河道通常能堅持上百年,即使泥沙量隻減一兩成,那也是幾十年的延壽了。

    要想減少泥沙,就需要恢複黃河中遊段的水土,而這一段水土之所以被破壞,是因為過度的人類活動。要東海人去給黃土高坡植樹造林那肯定是沒那個本事,但所幸大自然本身就有頑強的恢複力,隻要撤出人口,封山育林個幾十年,自然就會有成果了。

    但問題又來了,中原王朝往這貧瘠的西北地區移民,並不是吃飽了撐的。自古以來北方遊牧民族就是中原大患,為了防備他們必須在邊境駐軍,而駐軍需要人口供養,自然就需要向當地移民。這些移民繁衍生息,自然就破壞了當地脆弱的生態環境。但你要不駐軍,不就被外麵打進來了嗎?

    所以,要治理黃河,更根本的辦法是征服草原,一勞永逸解決北方邊患,然後再回過頭來改善西北生態。而想要征服草原,關鍵卻不在草原本身,而是橫亙在西北大地上的戈壁大漠!

    ……

    1275年,乙亥,東海商社登陸第21年,東宋景炎二年,西宋靖安二年,元朝至元十二年。

    5月6日,平灤路,灤河上。

    “咣咣咣……”

    一艘蒸汽小艇冒著煙發著有節奏的噪響,拖著一連串小船溯灤河而上,進入了燕山深處。

    小船都是客貨雙載,艙底裝了些糧食、鐵軌、罐頭、衣物之類的貨物,人就坐在貨物上——現在的這些乘客,大都是穿著紅馬甲的東海軍普通步兵,但也有一些著綠色迷彩服的山地步兵。

    這個季節正是盛水期,灤河通行能力很強,但小艇功率不高,船隊行進速度也就兩三節,在山林間隨著曲折的河道緩慢前行著。他們從清晨走到了傍晚,才抵達了一處山間平地,在河東岸的棧橋上泊了下來。

    平地上已經駐了好幾個營地,放在別處不算什麽,但在這山林深處,居然給人一種“人好多”的感覺。

    “人好多啊!”唐為先少尉自船上走了下來,一邊活動腿腳一邊發出了感歎。“這裏就是下板城麽?”

    他抬頭往東看去,港區往東有一條粗鋪出來的鐵道,通向營區。營區入口處有一個就地取材用原木搭出來的牌坊,高處掛著一塊橫匾,上書“下板城”三字,下麵的木柱上還掛了一塊豎向的牌子,上麵寫著“東海國義勇軍燕山旅下板城駐地”。

    曾向少尉也下了船,對著牌坊周遭打量了一下:“嗯……去年剛打下這裏,我就調回本土了,沒想到一年過去變化這麽大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