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748章 黃河大決(1/3)

    1274年,3月13日,陽武口。

    黃河之水天上來,在地上拐出了一個“幾”字,然後自潼關奔湧而出,湧入中原大地,一直向東流入海。

    河水出關之後,經過洛陽與鄭州之間的北邙山,便進入了平坦無垠的中原地區,落差減小,流速變慢,一路裹挾而來的泥沙便開始堆積,將河床逐漸抬高,積累到一定程度便會泄洪改道,也就形成了自華夏民族誕生以來便困擾著他們的河患。

    其中,河道由穩定變得飄忽不定的過渡段,就是在開封一帶。在開封之西,河道相對穩定,而在開封之東,河道動輒發生幾十度的大偏轉,曆史上的入海口北至燕地,南至淮河,走到哪裏,就一路禍害沿岸人民。

    北宋定都開封,自然也就深受河害。為了防止黃河泛濫,宋人在黃河兩岸修建堤壩,但堤壩阻止不了泥沙的堆積,隨著河床的抬高堤壩也越修越高,最終河床高出了地麵,形成了一道地上懸河。

    而這道懸河形成的起點,就是開封西北五十裏處的陽武口。顯而易見,水往低處流,隻要黃河在陽武處奔出堤壩,那麽必不會回歸懸河舊道之中,而是在中原大地肆意奔流著,尋找其它可能的通路,一場無比的災難也會隨之降臨。

    此時,元將合丹看著這奔騰的河水,胸中亦有震撼,一時竟失了神。

    直到一名親衛急來報告道:“大王,北邊有賊兵來了!”

    “什麽?”合丹一驚,抬頭看向了北方。他站在堤壩上地勢較高,果然看到了北邊有黑點接近,“他們不是在衛州麽,怎麽來這邊了……事泄了?”

    另一名將領趙匣剌勸道:“安童丞相下了令。東邊的賊兵到了開封,北邊又有賊兵過來。大王,事已至此,不能猶豫了。”

    合丹歎了一口氣,道:“也沒辦法了……都退後吧,這把火,我來點。”

    眾人裝模做樣勸了幾句,還是執拗不過他,然後飛一般地向西邊退卻。

    合丹最後看了一眼北方逐漸接近的東海騎兵,下了堤壩,騎上自己的那匹西域駿馬,然後從親衛手裏接過一杆火把,又看了看前方挖了個大洞的壩底,搖了搖頭。

    實際上元朝頗善於治河,曆史上元初大興河工,疏浚了一係列水利工程,並穩固了黃河河道,後來還修建了舉世聞名的大運河。善於治河,同樣也就善於毀河,四十年前,南宋端平入洛,蒙軍就是扒開黃河,毀了宋軍的水運,拖垮了他們的補給,才成功殲滅了已經收複洛陽開封的宋軍。現在,他們又要故技重施了。

    扒黃河其實也不是個簡單工作,堤壩修建不易、摧毀亦不易。宋軍端平入洛失敗之後,蒙軍占領中原,又重修了河堤,將黃河導回舊道,修得還不錯,曆史上一直延續到了1288年才再次出事。如果是曆史上這段完善的堤壩,那麽想要毀壩,得調用大量人工花費十天半個月的功夫才行。但是,這個時空,自山東之亂後,中樞就失去了維護黃河的興趣,河壩一直沒修繕過,到現在已經岌岌可危了。前陣子,元軍更是以修河為名,勘探出河堤的薄弱點,挖坑埋了大量火藥,隻等用上的一日了。

    如今,前線節節敗退,敵軍逼近開封,顯然就是改用的時候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