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744章 多鉚蒸剛(1/3)

    1274年,1月20日,居庸關。

    “那是什麽?”

    四野的山地步兵餘忽子聽到一陣機械轟隆聲傳來,回頭朝南看去,發現關內的道路盡頭有一叢黑煙冒了出來,不由自主地問了出來。

    旁邊的曾向下士瞥了一眼,也有些奇怪,但還是盡職地說道:“或許是什麽新東西,別管了,閉嘴待命吧。”

    他們這些山地步兵正埋伏在甲關左右的山林中,等待進一步的命令。之前幾天攻勢受挫,讓一向自視甚高的山地步兵們很是灰頭土臉,因此謀劃了多日之後,今天準備來一場大的。不過不知道為什麽,遲遲沒有進一步的命令傳來。

    另一邊,黑煙所在的官道上,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正發生著——四門巨大的火炮正在沿路前進著,而牽引他們的,不是馬或者牛,而是四台冒著黑煙、長著輪子、發出轟隆轟隆聲響的鋼鐵巨獸!

    王世明帶著一隊護衛騎馬從關前營地迎接過來,看到這隊充斥著工業氣息的重型車隊,興奮地喊道:“果然到了,竟沒掉鏈子,厲害啊!”

    車隊中,海軍少將李濤也策馬走了出來,得意地道:“也不容易,前麵的路上可是出了不少漏子呢……但沒關係,現在到了,就該我們海軍的重炮連大發神威了!”

    這個車隊中的士兵穿的都是海軍陸戰隊標誌性的紅白藍配色服飾,臉上洋溢著驕傲的表情,他們和這些鋼鐵巨物正是海軍的秘密武器,將120mm巨炮用於陸上作戰的海軍陸戰重炮連!

    這個提案當初是陸軍人士向海軍提出來的,當時看著更像個調侃。但後來隨著作戰重心由海轉陸,海軍在大戰中將要淪為配角,海洋部大佬們急了,真的拿出了一批備用的120mm艦炮,組成了一支陸炮連。

    其實炮本身的問題倒不大,炮管也就一噸重,加上炮車也就兩噸,跟一輛滿載的重型馬車差不多。想明清時代,近萬斤的紅夷大炮都能拉著到處跑呢,相比之下這120炮甚至可稱“輕巧”了。

    問題出在兩點上,一是海軍的馬匹編製,二是這種重炮的用途。

    拉這麽一門炮,光拉炮車也得準備八匹馬,再加上運彈藥的馬就更海了去了。這個數量的馬匹對陸軍來說不難解決,對海軍來說卻是個難題——倒不是說海軍買不起馬,而是說養起來太麻煩了。平時要建立編製專門養馬,要準備飼料,運輸的時候還要在船上騰出馬舍來安置馬?占用了大量的人員和噸位,卻僅僅為了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用上一次的重炮?太浪費了。

    這時候?他們就盯上了隔壁羅氏動力廠出產的蒸汽拖拉機“鐵甲犀-1”。

    這種拖拉機經過工業部的技術支援,機械結構得到了較大的完善?初步具有了實用性,至少能拉出去走走了。不過,畢竟是高尖端的先進機械?需要技術人員隨時看護著?維護成本極為高昂,綜合算下來仍不如用畜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