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729章 四野要入關了!(1/3)

    熱門推薦:

    1273年,10月18日,廣寧府。

    遼國的轟然倒戈,將給元朝的政局帶來深遠影響,但就現在來說,即使他們投誠了東海人,集結部民隨軍出征也需要一段時間。範龍城沒有等他們,留了兩個普通步兵營和一批文職人員幫著整理,就繼續帶著第四野戰旅南下了。

    目前清河前線兵力比較充足,把四野調過去也意義不大,所以總指揮部是想著將它作為一支奇兵使用,開辟第二戰場,使得元軍首尾不能相顧。

    從地圖上看,最有誘惑力的進攻路線似乎是走海路去海津鎮(後世天津)登陸,直搗燕京。但是海津鎮的港口條件很差,而且眼看著就要入冬了,萬一登陸後海河凍上斷了後路,再被優勢敵軍圍堵,那麽就會麵臨不可控的風險。所以,參謀們比劃了比劃,覺得還是從陸路直接打過去的好。

    遼地與河北漢地之間有重重燕山山脈阻隔,能夠大規模通行的僅有海邊的遼西走廊一條路。後世,遼西走廊沿線有一連串的城市和古關隘,但在這個時代,由於這一帶長期是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腹地,因此並沒有太多的人口和險關,從廣寧到榆關(後世山海關附近)幾乎暢通無阻。

    榆關東邊是有不凍港的,隻要取了榆關,再往西打過去就一路無憂了。如此南北夾擊,照樣能打元軍一個措手不及,雖然少了一分“奇效”,但王者之師就是要堂堂正正碾壓過去,何必弄險呢?

    當日,四野浩浩蕩蕩的車隊和馬隊南行二十餘公裏,在南邊的閭陽縣停留了下來。

    被顛得頭暈腦晃的步兵們跳下馬車活動腿腳,後勤營的士兵們把車趕在一起圍成簡易防禦,把馬牽走,又有保障營的修理兵上前對車輛維護起來。

    各營的行動都有章程,範龍城不需要幹涉,隨意轉了一圈,就找到正在外圍龐大馬群前忙碌的王世明,問道:“情況怎樣了?”

    王世明是全體大會的年輕股東,之前曾在戰略後勤旅曆練。這次四野的行動跟以往東海軍的任何一次戰役都大不一樣,不再是短途戰鬥,而是數百公裏的長途行軍,因此後勤是重中之重。上麵研究後,把王世明派來給範龍城做副手,既是幫忙,也是鍛煉。

    他把工作交給專業的後勤士官,然後自己帶範龍城走到一旁,說道:“情況還可以,沒出什麽大簍子。‘平安’馬車的表現很好,馬匹有了遼國的馬之後也夠用,趕上計劃肯定是沒問題了。”

    範龍城又問道:“糧食沒問題嗎?”

    王世明答道:“在廣寧補充了一批,但車位有限,沒有很多,也就三天的量。不是大問題,吃完前就有有海軍供應了。”

    當下四野總計四千四百人,馬匹數量不亞於此,為了滿足這一大圈人馬的需求,總後勤部給配備了兩個後勤營以及三百餘輛運輸馬車,且都是有懸掛減震結構的“平安”重型運載車。不過,為了行動迅速,現在這些車輛大部分並沒有用來裝載補給品,而是用來搭載士兵,實現了全員的“騾馬化”。糧食先靠就地征集,然後等到了遼西走廊沿海地帶,就可以靠海軍運輸補給了。

    範龍城朝王世明一招手,往營帳的方向走去,說道:“這樣還是太慢了,幾百輛車走路沒花幾小時,啟停紮營卻得半天時間。回去召集參謀修改一下計劃,把每日行軍距離延長到五十公裏,加快速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