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678章 錢多了也頭疼(1/4)

    1273年,5月6日,中央市,管委會大院。

    鄭紹明說錢多到頭疼,實際上並不誇張。

    一方麵,管委會手裏確實有很多錢可用。

    雖然從南宋取得的賠款尚未最終確定,但至少也有一千萬元的規模,這已經相當於管委會如今一年的財政收入了。而且,這筆賠款並不單單是財政意義上的數字,而是真正的真金白銀赤銅等硬通貨,若是把這些硬通貨投入已經有了雛形的東海金融係統中,更是可以撬動起數倍的資本。

    不僅如此,東海金融體係到現階段為止運行得仍然比較保守,若是把後世那些“先進”的金融工具學幾樣過來,即使不投入新的硬通貨,也能擠壓出不少資金來。

    但另一方麵,這筆錢也確實很頭疼。

    與平日取得的稅金不同,這筆新增資金並非是從民間挪到管委會手裏的,而是憑空多出來的,這就很有問題了。花錢倒是很爽,但稍不小心就會拉起通貨膨脹——這還倒好說,要是有更嚴重的連鎖反應,那可就弄巧成拙了。

    所以,在拍著胸脯對軍方保證了預算後,轉頭鄭紹明就召集起了財政金融口的若幹人士,商議起了更深層次的問題。

    “……如上所述,至少金融安全是有保證的,畢竟我們不是憑空印錢,而是真的有硬通貨作保的。市麵上的各類票券會增多,但持有人能像往常一樣及時足額兌換到銀元或錢牌,這就不會降低市場對票券的信心,嗯,說不定反而會增加。但是,我也不得不指出,票券與銀元的比值有保證,不等於就不會通貨膨脹,現在一銀元買匹布,以後可能就要兩元了。”代表聯儲局的孔嘉誼在列出一大堆圖表後,最終得出了這個結論。

    鄭紹明歎了口氣:“所以說,通貨膨脹是不可避免的囉?但這也沒辦法,是非常時期不得不付的代價。那麽,問題隻是,我們能承受多大規模的通貨膨脹?”

    孔嘉誼無奈地按了按頭:“即使金融係統已經運行這麽多年了,我們也仍不敢說自己就認清了它的規律。我隻能猜測一個大概的數據,按照往年的貨幣投放量來看,如果M1增量控製在一千萬以內,那麽尚不至於引發過於嚴重的通脹。但是……”

    旁邊的財政部長陸清秋接著說道:“但是,射雕計劃涉及的資金遠超這個規模,就有些問題了。”

    鄭紹明苦笑了一下:“果然有‘但是’啊……也是應該的,畢竟是滅國之戰嘛。別家同級別的戰爭都是傷筋動骨犧牲一代人的,我們能控製在隻談錢的範圍內也還算不錯了。得,你們還是繼續詳細分析分析吧。”

    陸清秋又拿起了粉筆:“正常情況下,通貨膨脹不是立刻就會發生的,而是逐步擴散的。多餘的通貨投入市場後,首先受益的是直接或間接為我們提供產品的私營企業主,然後才傳遞到下一級的工人,之後再繼續擴散。企業主這一階層其實再**咽細錦衣玉食也消耗不了多少東西,通常會把大部分資金用於投資再生產。這就相當於一道攔河壩,使得多餘的資金不會立刻大規模湧入消費品市場推高物價,同時也使得基礎產能得到提升,從而抑製了通貨膨脹,所以孔總說一千萬不會有大問題。

    但對於這次這麽大的計劃,就不一樣了。資金的超量倒是其次,關鍵是武器裝備的生產對重工業產能的占用——過去企業主可以把錢用來投資擴大生產,而擴大生產就要購買機器設備,但原本生產機器的產能現在都轉軍工了,這讓他們有錢也買不到啊!所以,這道攔河壩就失效了,射雕計劃投入的資金會以比過去更高的比例湧入消費市場,產生更明顯的通貨膨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