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653章 事變(1/4)

    1273年,癸酉,南宋鹹淳九年,元朝至元十年,東海商社登陸第十九年。

    4月12日,10:30,臨安。

    四十歲的陳宜中,就站在那裏,複雜的目光望過去,都是自己二十歲的影子。

    當初寶祐年間,他還在太學就讀的時候,當朝權相丁大全倒行逆施、肆意妄為,惹得民間怨聲載道。他與黃鏞、林則祖等五位同窗不懼權貴,勇敢地站了出來,上書官家聲討丁大全,並號召世人共反這個奸相。

    那是多麽一段意氣風發的歲月啊,年輕人的激情與情懷完全迸發了出來,雖然最後遭到了丁大全的打擊報複,但人生有此一遭,無疑是值了。

    也正是因為這段經曆,他和他的同窗才贏得了“六君子”的美名,也為他後來的仕途鋪平了道路,也才有了他現在的榮華富貴……而有了榮華富貴之後,他的立場也悄然調轉了!

    “年輕真好啊……”

    陳宜中感歎了一句,然後收起了感歎的思緒,換上了一副嚴峻的表情,冷冷地一揮手道:“前進!”

    這個模糊的命令很快被他身邊的新編禁軍軍官轉化成了具體的口令,然後禦街南端一部嚴陣以待的新軍舉起了盾牌,排出了一個足以將整條街擠滿的龜甲陣,向北邊推擠了過去。

    在這群武夫正對著的方向,有一大批穿著長衫高冠的文士,同樣把不寬的禦街擠得熙熙攘攘。他們不久前還士氣高昂,一路從城西的風波亭出發,經過國子監、太學,沿著禦街一路南行,喊著口號,試圖去皇城根下向朝廷請願。然而現在秀才遇到了兵,自然是沒法說理了,整齊的口號一下子變成了嘩然之聲,士氣不由得矮了下來,頂在前麵的人咽著口水,不知道該怎麽辦,後麵的人則有意無意地向後排和兩邊的街巷挪動,做好了退卻的準備。

    今年初,蔡國公高達試圖收複一部分北方故土,結果兵敗被俘,這引發了一係列連鎖反應。朝廷得知之後自然是雷霆大怒,賈似道很快取得了皇帝的同意,將一軍新軍調往湖北蔡國邊界,並要求高家遣人赴行在請罪並講明情況。

    賈似道一向與高達不睦,此舉顯然有趁機報複之嫌,但畢竟高達無令出擊在先,旁人也不好說什麽。

    而更令人憂慮的是,元國在擊敗高達之後並未停手,反而向淮西、襄樊前線增派兵力,一時間局勢震動,天下人為之側目,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意。

    在這種時候,朝廷卻未覺醒過來,沒有加強對蒙元的防禦,反而仍在不斷對安南增兵,在各地厲行清田,在信陽與蔡軍殘部拉鋸,在朝中打擊“高黨”,高官們仍然日夜鶯歌、醉生夢死。這便引發了有識之士的憂慮,他們在輿論和公開場合表達自己的不滿,要求朝廷停止無謂的內耗行為,專心應對元國的威脅,相互串聯之下,最終有了這次的大遊行。

    隊伍中有著大量來自各地的名士,但其中的骨幹卻是太學生,畢竟他們有激情、平日住在一起組織起來也方便,可以說是活動的主體。他們打出了“停止內戰,一致對外!”“停止清田,專心抗敵!”等口號,希望朝廷能收縮精力,專心對付元朝的威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