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620章 共克時堅 九 產業升級(1/3)

    熱門推薦:

    1270年,7月2日,東海市,城陽工業區。

    城陽工業區作為東海商社最早一批集中開發的工業化城區,樣貌早已和當初的簡陋有了天壤之別。

    如今的城陽,鐵路貫通,柏油路縱橫,非道路的地麵也大麵積用石板或水泥進行了硬化,各類工廠、商業區、住宅區和園林錯落有致,人口密集、城市生活繁榮旺盛。人們走在路麵上不會踩到屎尿,乘坐公交馬車和三輪出租車可以方便地從城區一頭前往另一頭,新落成的煤氣燈係統在夜間也照亮了主要街道……

    如此各類先進技術和先進文化首先在這裏應用,這座城市無疑代表著當今人類文明的最高水平。實際上由於區位和地形優勢,現在這裏才是東海市的主城區,而東邊鼇山另一側的龍興之地東海區則更像是個養老地了。

    “旌旗招展空翻影,卻原來是司馬發來的兵,我也曾差人去打聽,打聽得司馬領兵就往西行……”

    在城陽區南部稍微偏僻一點的地方,一塊由引栽的冬青樹圍起來的小廣場上,一個戲班正在表演一出《空城計》。

    戲台上麵,戴著眼鏡的“諸葛亮”一邊撥弄著一個算盤,一邊咿咿呀呀地唱著。而戲台之下,數百名附近的居民和工人裏三層外三層地擠著,伸著脖子看著戲。

    東海文化這些年的發展也頗有特色。最初,本地文化並不興盛,隻是單向地吸收來自東海股東的後世通俗文化和來自南宋的高雅文化。但是隨著媒體和交流渠道的日漸發達,那點存貨很快被吸收幹淨,文化界不滿足於重複演繹舊作品,吸收先進文化兼容並包,糅合北地已經頗為流行的戲曲唱法,開始了原創的進程。

    雖然水平仍然粗糙原始,但無疑是走出了自己的道路。這部《空城計》,就是雜糅了多種技法和文化元素而創作出的結果,表演形式演化至現在,估計連最初創作這部戲曲的已故的張建國也看不懂了。

    到了今年,文化界變得更加繁榮起來,這還是拜旱災所賜——蔬菜瓜果各種吃食都漲價,相反看戲讀書聽歌要不了什麽錢,於是資金自然就向文化產業流動了。

    不僅戲曲業,其他文化產業比如報紙、、說書、漫畫、歌舞等細分欄目也取得了長足發展。今年,在他們的廣為宣傳下,全國上下普遍認識到了抗旱救災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說,這是第一次全國人民真正在某項事物上達成了共識,從現在開始,他們真的擰成一股繩了。

    這個小戲班子這個月加班加點,一日不歇,在城陽區一個街區一個街區地流動著唱戲,幾乎場場爆滿。即使大多數看客隻是蹭著聽不給錢,可光是少數人給的打賞也不是一筆小數了。

    像今天這個街區,由於一部分工廠停工,不少工人都無事可做,所以來看戲的格外得多,看來又能賺到不少錢了。

    話說現在大旱,城陽區相當一部分河流也因之幹涸,這就給依賴於水力機械的一些工廠造成了嚴重打擊,沒辦法隻能停工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