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613章 共克時堅 二 糧食缺口(1/4)

    熱門推薦:

    1270年,5月2日,萊西縣。

    大沽河發源自膠東半島中部山區,曲曲折折流向西北,匯入東海灣(膠州灣),為沿途提供了航道和灌溉用水,是整個東海國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萊西鎮便位於這條河中上遊。原本此鎮默默無名,但東海商社興起後,此地既有水路便利,又位於新修的貫通南北的大道之上,日漸興旺起來。再後來,跨時代的鐵路修到了萊西鎮,進一步強化了此地的交通優勢,使得這個鎮子在一年前正式升格為縣。

    萊西縣由物流和商貿而興,商業氣氛一向非常濃厚,但是商業亦植根於農業。受今年大旱影響,糧食和各類作物減產,商人們能貿易的貨源因此也大為縮水,市麵上的熱度不得不降了下來。

    幾條街道上,人流量明顯減少,但也有些地方卻格外熱鬧。

    西街之上,酒家“徐伯即墨古方老酒”門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不過其中排隊的卻並非酒客,而是買糧的市民——東海釀酒業有著獨特的“隻能用陳糧釀酒”的規定,因此各酒坊要麽收購陳糧,要麽就建了糧倉,購糧存上一年才用來釀酒。而如今逢旱糧食大減產,這些糧倉就成了珍貴的儲備,管委會已經下達了行政命令,在六個月內禁止釀造新酒,各酒坊必須開始向外出售存糧。

    受限於行政力量,管委會對大部分的民間經濟都采取了自由放任的政策,隻重點針對一些“可能會市場失靈”的行業,比如說博彩業這種極易令人失去理性做出不合理舉動的經營項目。而酒類由於令人上癮,同時利潤不薄,也被納入了這個範疇之中,監管力度較大,所以各酒坊也不敢不從。

    酒坊出售存糧雖然是陳糧,但價格也比新糧便宜些,現在糧價飛漲,能省一點是一點,所以來這裏買糧的市民還是頗有一些的。

    不過,今天一反尋常,徐伯家賣到一半,突然掛起了“糧盡”的牌子,不賣了!

    這一舉動立刻引發了排隊排了半天的市民們的不滿。

    “怎麽好好的就不賣了?”

    “你們這是囤積居奇!”

    “掌櫃行行好,我家米缸都空了!”

    “這都快四元一石了,你們錢還沒賺夠嗎?”

    人聲越鬧越大,眼看著有點頂不住,徐家掌櫃趕緊跑了出來,佝僂著腰對顧客們說道:“哎喲,各位,實在是對不住,可這不是我家故意使壞不賣。咱都是老街坊了,誰不知道我徐家一向樂善好施,這萊西縣的青石路和城北的龍王廟我家可是捐了好一份的呢,哪會賺這個戳脊梁骨的錢?隻是,之前我家想著麥收了之後市麵多少能好一點,所以敞開了賣糧,可如今這情況你們都知道,外麵十田九絕,我家根本買不到糧入庫,眼看著就見底了,所以隻能省著點賣了。大家見諒,見諒……城東‘見底清’還開著,要不你們去那邊看看?”

    眾人聽了解釋,也知道是實情,沒辦法,隻能搖頭歎氣一頓,然後往城東去了。

    在街另一邊,一輛雲中牌馬車正停在一棵老樹下(如今樹上也沒有多少葉子)。車中,鄭紹明和張國慶兩人正透過紗窗,默默看著排隊的人群。在看到糧盡散去的一幕後,鄭紹明皺起了眉頭:“本來覺得酒業儲糧是個好主意,如今看來也頂不了多少用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