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583章 東進還是南下(1/4)

    1269年,9月12日,長安。

    “你們說吧,這該怎麽辦?”

    忽必烈怒氣衝衝地把昨晚剛到的急報甩到了地上,也把這個問題甩給了殿中的群臣。

    堂下,一群有功有德,自從忽必烈開府之時便追隨在他身邊的重臣眼觀鼻鼻觀心,也不知道說什麽好。

    元朝正式成立後,各方麵行政製度也趨於正規化,這份遼陽等處行中書省來的急報,實際上是先報到中書省,經各級官吏看過後才送到忽必烈那的,所以他們在上朝前就知道此事了。

    但是知道歸知道,具體怎麽辦鬼才知道啊!

    東海人這是在搞什麽鬼?若是說他們覺得翅膀硬了想搞事,那麽清河以西有多少沃土可奪,為何要跑到鳥不拉屎的黑水流域去折騰?簡直不可思議啊!

    平章政事粘合南合見無人應答,走上前去,大咧咧地說道:“啟稟陛下,東海賊如此混賬,奪我城池,殺我族人,應當狠狠懲戒他們才行!”

    他話音未落,立刻就有人急了。幾名聚成一團的大臣相互推搡了一下,最後翰林承旨王鶚走了出來,說道:“如何懲戒?難不成要發大軍過去討伐不成?但現在國朝初立,禮製肇興,又剛結束西征,正是急需休養生息的時候,怎能動輒興兵呢?”

    然後他轉向忽必烈,行了一禮,說道:“陛下,哈州距上都四千餘裏,沿途都在各部掌握之中,那東海人是如何到得那邊的?臣以為,還需調查清楚,遣使向東海國和宋國質問過此事,才做決定。”

    “怎麽過去的?”粘合南合掏出一份購自東海國的世界地圖,展開說道:“看,自高麗國之東、日本國之北,沿鯨海北上,不就入黑水了?東海賊從海上連大食都去得,難道去不得黑水?”

    東海國地理製圖學發達,出版了不少以當前標準來看極為精細和準確的地圖,公開發售,自然免不了流出到元朝這邊來。不過相比真正的內部地圖和軍用地圖,這些公開版本缺乏關鍵的經緯度信息,許多因年代不同而產生的地理變化也沒有勘誤,實際上實用價值不高,但仍被有識之士視作珍寶,按期訂購,廣泛收藏。

    說完,他也轉向忽必烈,俯身行禮,說道:“皇帝陛下,東海蠻子可謂我朝的心腹大患,若無他們攪局,李逆早就被我朝剿滅多年了。我朝要一統寰宇,必先除了這個大患才行。若是他們安心不惹事,倒也能放他們幾年,但現在他們主動惹上門來,豈不是正給了我們出師的名義?!”

    他一說到“李逆”,忽必烈頓時臉色一黯。他最近回顧之前的經曆,發現他最大的失誤就是沒有以雷霆之勢將李璮給鎮壓下去,鬧得最後既失卻了山東,又使得根基不穩,讓手下世侯做大。粘合南合此言,正戳中了他的痛處,也使得他有些傾向於這個選擇。

    眼看情況不好,殿中的老臣劉秉忠立刻走了出來,先是雙手合十念了一句“阿彌陀佛”,然後對忽必烈高深莫測地說道:“殿下,近日臣下會了兩名遠方來客,一人是灤州獨元寺的圓璽大師,另一人是南朝慶元府天台寺的華信大師,頗有所得。”

    劉秉忠之前是個出家人,因有才學而被忽必烈發掘出來,還俗做官。曆史上的大都(也就是後來的北京)就是他主持修建的,這個時空他雖無緣修建大都,但還是負責修繕了長安城。既然有這麽個出身在,那麽有幾個和尚朋友也是很正常的。

    “哦?”忽必烈篤信佛教,聽是兩個大和尚,有了興趣,問道:“是什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