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521章 光明 上(1/3)

    1266年,6月6日,金口市,第一鑄造廠二分廠。

    盛夏的氣是火熱的,而這時要是呆在一個上千度的大火爐旁邊,那可就更火熱了。鑄造廠的工人們麵對的就是這樣的情況,外曬內烤,車間內的氣溫怕不是要上五十度了。他們隻能穿著遮蔽肌膚的工作服,兩班同時待命,隔一段時間就交替一下出去乘涼喝水,不然實在是受不了。

    還好,現在夜色已近,氣溫稍微降低零,多少能好受些。不過,在夜幕即將到來的現在,他們也沒有停工的意思,依然在操縱著大鍋往砂模裏心地注入鐵水,可真是勤勞啊。

    第一鑄造廠原本是設立在金口堡內的,但是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狹的金口堡已經無法滿足需求,因此又在五龍河下遊的大鐵廠區域設立了二分廠。大鐵廠經過幾年的擴建,如今煉鐵高爐已經增加至四座,數量多了後,有什麽檢修便可以提前調整生產計劃,不用讓後麵一係列鏈條停產等待了。把鑄造車間設置在這裏,可以更好地統籌利用鐵水,提高生產效率。

    二分廠剛剛出鍋的這個鑄造大件,就是一門重達2.5噸的巨大實驗型火炮,也就是150mm口徑係列火炮的第三個版本“鯤”,18倍徑的長管艦炮。放在幾年前,鑄造如此大件對於工業部來簡直是如同登一般的偉業,但在現在,隨著爐溫的提升、優質萊蕪鐵礦的引入和各項輔助技術的提升,這個門檻也水到渠成地跨了過去。鑄造這門大炮並沒費太大力氣,甚至可以駕輕就熟地就完成了,都沒在內部輿論砸起多大的水花。

    相比之下,另一些更新奇的需求就要有挑戰性得多了。

    秦晉、左武衛和姚崇義三人,正圍著一個大號的鑄鐵圓筒,討論著什麽。

    這個圓筒直徑100cm、長約150cm,內部足可以裝一個人進去,筒壁卻隻有薄薄的一層。可想而知,鑄造這麽一個大而薄的家夥,實在是不容易。它是前不久剛定型的“火山-3”火筒鍋爐的主要組件,兩個這種粗短圓筒前後鉚接在一起形成一個長圓筒,再在裏麵固定上兩個號的貫通煙筒,之後把前後端麵閉合,再加上各類閥門便成了這種新型鍋爐。使用的時候,在大圓筒裏麵裝上水,在筒下燒火,產生的煙氣導入大圓筒內的兩個煙筒之中,釋放一點餘熱,最後通過煙囪排出。這樣的鍋爐可以比較充分地利用熱量,熱效率可達70%,最高工作壓力0.4Mpa,額定蒸發量1th,能夠為高功率的蒸汽機提供所需的蒸汽。更重要的是它結構簡單,傻大粗黑,適合東海工業現在的技術水平,相比那些已經畫出了圖紙但難以量產的更先進的鍋爐更有現實價值。

    在此之前,還有一個“火山-2”鍋爐,原理與火山-3一致,隻是要得多,直徑隻有60cm,蒸發量也隻有0.2th,隻能支持低功率的“新星-150”。所以為了配合新投產的30k級別的“新星-180”,木工組又研發了這台火山-3,以提供更充沛的蒸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