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486章 九州島(1/3)

    1265年,10月10日,瀛山堡。

    眼前的這個日本武士,名叫名越教時,來頭可不。

    名越教時,也可稱作北條教時,實際上是北條家的庶流。日本饒習慣就是這樣的,分家闖出名堂之後便可新創一個姓氏作為傳承(從這個意義上來,更像傳統的“氏”而非“姓”)。

    名越一族雖是庶流,但母係頗為高貴,自恃甚高,一向瞧不起現在當家的嫡流。當年他家曾經試圖奪取過執權的大位,雖未果,但也一直未曾死心。北條嫡流對名越氏也保持著警惕,但由於後者勢力頗大,又是親戚,所以隻能拉攏,給予了他家不少封地。

    名越教時在幕府之中擔當“引付”,也就是處理禦家人之間的糾紛、類似於法官的職務,然而北條嫡流最近有廢除引付眾的意圖,這讓他很是擔憂。同時他也與宗尊親王關係不錯,經常陪伴在將軍身邊,有一定的護衛職責,或許也存著一份借助將軍獲得更多權勢的心思。

    當時,東海人從鐮倉“請”走宗尊親王的時候,名越教時還有旁邊那個和砂良基僧正”正陪伴在他身邊,於是就一起稀裏糊塗上了船了,一路來了瀛山堡。實際上,這是救了他們一命,不然的話,等到明年,北條時宗對宗尊親王下手,他們這兩個跟將軍關係密切的人物也就會一同被斬草除根了。

    名越教時為人本來頗為傲氣,但當夜被行動隊打了一通,反倒對東海人有些佩服了。然後,在瀛山堡,經過張正義等饒一番鼓動,再加上多艘烈焰級和陸軍給他們表演了一次足以顛覆世界觀的實彈演習,宗尊親王和名越教時的野心也被激發了出來。

    宗尊親王自不必,他本來就與東海人關係不錯,現在有機會做個真正的將軍,哪怕仍然要受東海國鉗製,不也比之前完全是個傀儡要好?

    而名越教時也找到了人生的一個目標:全取九州島!

    九州島和關東地區類似,都是古典日本的外圍地帶,也因此反倒成了鐮倉幕府統治的重點,在島上設置了“鎮西奉斜,用來看守各國禦家人們。

    不過畢竟一東一西隔了太遠,對於深耕關東的北條家來,九州島更像是個流放地。各家在幕府中有一定話語權但又與他們不太對付的禦家人,就被發配到了九州島諸國擔任守護。

    之前的三浦氏就是一個例子。三浦氏是當年與源賴朝、北條家等等一同建立幕府的重臣之一,北條家掌權後就把他們發配到了九州,一度還發展得不錯,謝國明就曾經為他們效力過。隻是可惜因為勢力過大被北條家盯上,在1247年的寶治合戰中被北條時賴連根拔起了。

    而名越氏的封地就正在九州島,大隅、肥後、日向三國的守護皆由名越一族的齲任,旁邊的薩摩國守護也是與名越家關係密切的島津家。這四國差不多是後世日本鹿兒島、熊本、宮崎三縣的地盤,也就是九州島的南半部分。而九州島北半部分的豐前、豐後、築前、築後、肥前、對馬、壹岐幾國,則由少貳(武藤)、大友等幾家守護。這幾家也都是出自關東的禦家人,被幕府分封過來,其中少貳家之前就與東海人作對,是明確的敵人,而其餘幾家當前態度曖昧,尚未表態支持哪一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