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460章 另一個世界:霍爾木茲(1/3)

    1264年,1月31日,沒翼。

    沒翼港灣內有一個不錯的造船場,雖然地處港灣深部海水較淺,但這反而有利於修理,隨便挖挖就能拾掇出一些船塢,方便船隻進駐。遠洋艦隊的幾艘船就分批進了船場,更換一些腐爛或損壞的船板,重新上了一遍船底漆,以為返航做好準備。

    目前,追雲號和雪號已經修繕完畢,霜降號和立冬號仍然在船塢裏。逐日號尚在排隊,不過她也沒閑著,現在每都載著一批馬兒在海上轉悠,以培養它們的適航力。

    經過初步驗證,買買提已經確認烈柳蔭提供的蒸餾法是可行的,雖然仍需要進一步研究,但他還是很大方地把約定的五十匹馬送過來了。這五十匹確實都是年輕的上等馬,其中公母各半,令東海人看著欣喜雀躍。

    現在良馬到手,接下來的難題就是怎麽把它們運回去了。從這裏到本土的海程長達上萬公裏,沿途大部分都是沙漠馬極不適應的潮濕的熱帶地區,再加上海船的憋屈和顛簸,途中不知道得犧牲多少,也不知道最後能有十匹平安回家嗎?想到這裏,真是令人悲而慟之啊。

    所以,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在出發之前,還是讓這些嬌貴的馬兒好好提前適應一下航海生活的為好。

    隻要做好準備工作,萬裏運馬回去也並非不可能之事。這也是有先例和後例的,從唐朝開始,就不斷有海商往中土運馬以博取厚利,後世鄭和下西洋時,也曾在艦隊中準備了專門的運馬船,再後來歐洲人跨越大西洋往美洲運馬和牛羊更是家常便飯。相比之下,這次遠洋艦隊路程雖長,但沿途有大量補給點可供停靠歇息,其實難度也不比他們更高。

    前幾狄柳蔭一直在忙,今有了空閑,便也來到了逐日號上,視察一下這些珍貴的旅客的居住情況。

    為了讓馬兒入住,逐日號的布局進行了大挪移,露甲板上臨時搭建了好幾個馬棚——現在還隻是棚子,等進了船場大修的時候就會搭上真正的木屋,可以容納最多十匹馬——炮甲板也清空了相當一部分用作馬舍,又可以容納十匹,為此還把不少船員趕到了不透氣的客貨艙去居住。

    當狄柳蔭下到炮甲板的馬舍的時候,不禁皺起了眉頭,怎麽這麽髒亂差?茅草都是舊的,糞便氣味濃厚,還有不少髒兮兮的印度水手(古裏雇的)圍在馬匹身邊。

    他立刻找到了正在“照料”馬匹的黃法辛,質問道:“黃,這是怎麽回事?馬兒是最愛幹淨的動物,怎麽能這麽髒?就算還沒大修,也不能這麽湊合啊,快,讓他們趕緊把船艙徹底清洗一遍!”同時心裏不住搖頭,這黃平時看著像個馬癡一樣,可是真上了手怎麽這麽不靠譜?

    不料,黃法辛卻笑笑道:“沒事的,東家,這是我故意的。”

    狄柳蔭瞪大了眼:“故意的?這也能故意?這麽髒亂,馬匹得染多少病?也就是沒翼這邊幹燥,沒爆出大事,要是到了熱帶濕熱的地方,豈不是得一死一大片!”

    黃法辛繼續笑著:“就是這個道理啊。常馬匹不耐濕熱,但是為什麽不耐?難道水分多、溫度高,馬就會死嗎?沒有這樣的道理吧!更科學的法,應該是濕熱地帶容易滋生病菌,而生於沙漠地帶的阿拉伯馬對此沒有免疫力,所以一到熱帶,就容易得病。所以我現在就故意讓它們髒一點,我們的船一路過來應該也攜帶了不少熱帶病菌,讓他們提前感染一下,得個病,等真到了那邊,就不容易得大病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