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410章 向東望(1/3)

    1263年,4月14日,立夏23日,東海郡,中央市,中央西站。

    貫通東海郡南北的大沽河如今仍是東海國內最繁忙的水道,而且比過去更繁忙了。其中,最繁忙的節點就是中遊位於中央市區西側的一段。這段河道,東側有陸軍所屬的五角堡坐鎮,西側則有海軍所屬的西岸堡,一左一右,控扼著河道,也守衛著中央剩

    西岸堡所在之地本沒有地名,後來因為公共交通係統在堡外設立了一個“中央西站”,周邊商人居民皆以此名稱呼簇,漸漸也就演變成霖名。

    現在的中央西站已經成長為了一個繁忙的港區。如今是北上季,大沽河上停泊著大大的各類船隻,碼頭上赤膊的力工喊著號子,從船上搬下沉重的貨物,越碼頭鐵路上的板車之上。這些貨物,將先通過鐵路越稍西邊一點的貨場裏,再分類分發往各地,其中的相當一部分將通過日益繁忙的膠沽鐵路運往西邊的膠水碼頭,再通過水運輸送到更西邊的齊國和蒙統區諸地。

    西岸堡鎮守在這麽一個繁華的港區,地位自然重要。不過現在隨著東海國戰略態勢的大幅好轉,這裏的軍事作用日漸下降,更重要的還是作為海軍係統在中央市的一個落腳點,與其是堡壘還不如是海軍的招待所。

    不愧是財大氣粗的海軍,西岸堡內的建築裝飾得比河對岸的五角堡華麗多了。雖然中心指揮大樓不高,隻有二層,但是牆麵在雕梁畫棟之下用了閃亮的白色雲母石飾麵,在陽光下熠熠發光,前麵還空出了好大一片廣場,上麵精心裁剪出整齊的園林景觀,看上去格外威武霸氣,不怎麽像軍事設施,反倒像後世的政府大院。

    在這個大院二樓一處采光良好的會客廳中,符凱偉和王國昌兩人對坐在一張茶幾前,談論著海上的事務。茶幾前有一個火爐,爐內燒的不是炭,而是鯨油,上麵燒著一個玻璃蓋的砂壺,裏麵煮的是定期船隊剛從臨安帶回來的明前龍井。這樣的炫富法,讓如今已經有身家的王國昌看著也讚歎不已。

    王國昌曾擔任過膠州千戶,當年在薑思恭的帶領下與幼苗狀態的義勇隊打了一架,結果戰敗被俘。曆史上,若是沒有東海人插這麽一杠子,王國昌將平穩地被忽必烈看中,選入武衛軍,並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水師大將,最終在元朝對高麗和日本的征伐中發揮重大作用。然而,在本時空,由於遭遇了這麽一個異數,他的人生軌跡完全不一樣了。

    當初東海人俘虜了王國昌後,沒人意識到此人本會有一段輝煌的人生,沒有特別注意他。當然,他們與他也沒有太大的仇怨,也不會特別虐待他。

    在做了一陣子長期契約勞工之後,由於表現不錯,再加上東海軍實力的膨脹和與薑家關係的改善,王國昌便不聲不響地被東海商社釋放了。重獲自由之後,他心灰意冷,也沒想著報仇或者建功立業之類的事情,而是糾集了一幫老弟兄,再加上他家原來還有些家底,就做起了海商的生意,跑起了高麗航線。

    一開始,王國昌隻能以登州為基地,沿著遼東陸地一路繞到高麗海州去,路途遙遠、費時費力。後來,在學習了海洋部公開教授的一些航海知識後,也是他藝高權大,竟然帶船從膠州跨過黑水洋尋到了直達高麗的航線。這條航線距離近、全年風向皆可通行,正如慶元府-博多之間的便捷,很快就給他帶去了大量的財富。短短幾年時間,他就成長為膠州嶄露頭角的的新星之一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