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380章 阿裏不哥卷土重來(1/3)

    1262年,8月15日,立秋29日,開平。

    今日本是中秋佳節,然而下大亂,焦頭爛額的忽必烈無心慶祝,依然不斷召見著臣屬商量對策。

    現在,他就對著一名年輕官員問道:“呃,你是,他們除了要求和議,就是要求朕認了那兩個叛逆,然後就是要朕賠款二百萬貫?”

    這名年輕官員就是之前被他派去協助郝經處理和議的陳嵬。郝經仍然在灤州持續討價還價,商議和平條件,但已經有了個大體框架,就派陳嵬把這初步的議定內容送回來給忽必烈過目。

    忽必烈聽了陳嵬帶回來的中段談判成果後,有些驚愕。他早已預料到,相比當初撤軍換停戰的簡單條件,現在的條件會更苛刻一點。但是沒想到,增加的條件居然不是什麽割地撤軍,而是賠款!果然是一幫短視商人提的條件啊。

    陳嵬行了一禮,正色道:“稟陛下,他們之前還提了不少要求,比如割讓濱州金州等地、納歲幣雲雲,都被郝先生據理力爭回絕了。此外,這二百萬貫也不是所謂的賠款,而是一筆交易……”

    接著,他便把所謂“交易”的內容了一遍,其實就是用二百萬去換之前東海軍繳獲的一些戰利品,價值並不對等,主要是名義上好聽點。這聽得忽必烈連連點頭,感歎道:“多虧有郝先生在啊,不然就得由著東海賊漫要價了。哼,他們也是掉進錢眼裏去了,為了這二百萬……真是窮人誌短!不過,這到底是二百萬……”

    二百萬貫,這個數額倒也不算誇張,蒙古朝廷的歲入以銀兩計都有數百萬。不過這是把各種糧食、絲絹、鹽鐵等實物稅收都折算過來的總數,若是要用現金支付的話,還真不是一筆數。

    忽必烈手裏有曆屆大汗搶奪來的大量財寶,可以富有四海,不過他的開支也大。

    朝廷走上正規之後支出連年遞增,前後又打了兩場大仗,錢財如流水一般花出去。征稅水平卻一直上不去,反而稅基受今年的災人禍影響,遭到了嚴重破壞,財政赤字如同黑洞一樣急劇擴大。

    之前他派郝經去南宋議和,很大程度上就是想要點歲幣緩解一下自己的財政危機。參照南宋對金的歲幣,一年該有個幾十萬兩銀、絹,夠他花用一陣子了。沒想到現在非但要不到歲幣,還要倒貼一筆出去,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啊!

    看到忽必烈糾結的樣子,陳嵬閉嘴靜靜地站在旁邊等他思考。

    忽必烈思索了一陣子,臨到頭了還是不敢貿然下決定,苦笑著對陳嵬道:“是二百萬啊!蘇合木仁,你也知道現在的財政,那些個虧空……唉,那阿合馬也算盡力了……算了,朕宣他過來問問看吧。”

    看到本應高高在上皇帝對自己展露出苦惱之情,陳嵬頓時產生了深深的感動,立刻為皇上解憂道:“陛下無慮,東海軍雖獅子大開口,但也未必要用現錢付賬,撥些馬匹、古董、字畫、丁口、銅鐵等等抵賬亦無不可。當然,臣隻是粗通財務,不敢亂,不過臣鬥膽舉薦一人,他或許能解陛下燃眉之急。”

    忽必烈聽他這麽一,一下子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問道:“是誰?!”

    陳嵬頓了一下,然後深深鞠躬行禮,道:“恕臣鬥膽,請陛下啟用罪臣王文統!”

    “什麽!”忽必烈一驚,隨即怒氣湧了上來,“怎麽能啟用那個吃裏爬外的家夥!朕看你就幹得不錯,不必用他!”

    陳嵬立刻毫不相讓地道:“正是因為臣攝理了一段時日的財政,才知經營不易!之前阿合馬竭澤而漁,毀壞了鈔法。而如今之計,要疏解我朝錢糧難題,隻能從鈔法入手,此任非王文統無他人可校為千秋萬代計,還請陛下啟用王文統渡過難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