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359章 忽必烈的歎息(1/3)

    一連串問題拋過來,內侍有些應接不暇,隻好先答道:“稟陛下,郝學士是從海路到了灤州,見了灤州的阿海元帥。現在元帥已經著人帶他走水路來開平了,還在路上,估摸著明日才能到開平,隻是用快馬先來報信。”

    灤河發源於壩上,南流經平灤路入海,開平就修建在灤河的旁邊,所以開平和灤州之間其實是有水路可通的。雖然運力不太足,但是批量通行是很方便的,郝經要去開平見忽必烈,最近的路線就是走灤河。

    這也是當初忽必烈選擇開府開平的原因——既水草豐美,又可通向外界。同時這也是他之前要第一時間控製住平灤路的李南山的原因,實在是因為灤州就是他的家門口啊!

    “是這樣啊……”忽必烈有些失望,但很快正色過來,“也罷,你速速著人準備典禮酒宴,朕明日要請郝先生喝酒吃肉!”

    內侍立刻應命忙活去了,忽必烈搓著手,激動難耐。

    他對郝經是很敬重和器重的。當初郝經在南宋被劫,他可是勃然大怒,差點就要興兵討伐,要不是後來阿裏不哥搗亂,不定真就打過去了。失去郝經之後,別的謀士用起來總覺得不合心意,現在諸事不順,更令他懷念起郝經來。雖即使他在,未必也會有什麽好辦法,但距離總是產生美好的想象不是?

    而如今,郝經居然真的回來了!

    不過激動過後,等他冷靜下來,又不禁開始理性思考了起來:“等等,這是怎麽回事?郝先生之前是出了什麽事,南邊不是他遭了海匪了嗎,怎麽又平安回來了?這後麵會不會有什麽陰謀?”

    他的疑問很快得到了解答。

    郝經一行冉達灤州後,先是走水路乘劃槳快船進入燕山山脈,然後並未繼續沿水路慢騰騰的上溯,而是在途中的驛站取了馬,騎馬沿著河岸急進。他們一路換馬,最後比預期要快得多,在驛路使者報信之後的前後腳,當傍晚就進入了開平,並且迅速沐浴更衣,在夜中就急匆匆地拜見了忽必烈。

    ……

    “原來是這樣,是東海人將你救去的……等等,真的是他們‘救’的嗎?”

    見到郝經之後,忽必烈是又驚又喜,當即設宴款待,並拉著他熱切地問起他這兩年的經曆來。郝經也是感慨萬千,不止從何起,隻能匆匆將事情簡述了一遍。

    “我也有所懷疑,不定這中間有什麽關節,但我始終想不通,他們為何要這麽做?最後也沒什麽確證,所以我也不好。不過,陛下,我這次能重歸開平,確實也是因東海國的助力,是受他們所托而來。”

    “什麽?”忽必烈看著郝經的眼神突然驚疑不定起來,“你受他們所托?”

    郝經站了起來,深深鞠躬行了一禮,堅定地看著他,目光之誠摯甚至讓他有些羞愧:“既是受他們所托,但同樣也是為了陛下,為了下!濟南戰局徒耗無功,下疲敝,內外又有強敵環視,還請陛下為下計,允諾東海國的求和!”

    忽必烈一驚,但言語中又帶著一絲激動:“什麽,東海國求和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