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353章 關門(1/4)

    1262年,7月23日,立秋11日,濟南府,章丘。

    章丘是濟南府轄下最東側的一個縣,位於濟南城正東八十裏處,南依泰山,北有清河、長白山,縣城正位於山間,控扼住通向東邊淄州、益都等地的道路,乃是濟南府的東門戶。

    這個東門戶在上半年先後被李璮攻取,後又被蒙軍占據。前不久,又有一支東海軍突然從南邊的山中冒出來,配合淄州來的友軍,奪下了這座城池。現在城頭變幻,東海辣椒土豆旗隨風飄揚著。

    章丘縣西,有一片遍布河流、湖泊和泉水的濕地區,過了這片濕地再往西,有一座山槳危山”。山水之間的這一片方圓幾裏地的區域中,有六處營寨正分散布置著,與東邊的章丘城遙遙相望。其中中間最大的乃是大將鄭溫的本軍,約三千人,其餘的五個都是千人隊,各自尋了附近的村鎮駐紮,因此散得很開。

    鄭溫早年曾經追隨合必赤為千戶,後來又劃撥史澤手下,積功升為史澤麾下的“鎮撫”一職,級別相當於萬戶,又因苦戰被蒙哥賜蒙古名為“也可拔都”。因此,他與濟南的兩巨頭合必赤和史澤都有深厚的關係,自然是嫡係中的嫡係,能夠有權帶領一支萬人級別的大軍出征也就理所應當了。前不久東平糧道被斷,濟南幾近斷糧,沒辦法,史澤就派了他帶兵向東就糧,可是恰好遇到章丘易手,就被擋在了簇。

    現在,鄭溫焦頭爛額,不是因為別的,正是因為他的本陣正遭遇東海軍的猛攻,而周圍的友軍卻不動如山!

    營寨之中,鄭溫聽著外麵傳來的炮聲,苦苦思索道:“事情到底為什麽會變成這樣呢?”

    三前,他率部剛抵達危山附近的時候,章丘方向突然有東海軍出城,令他們警惕起來。不過東海軍卻並未立刻發起攻擊,而是派使者過來,向他們傳達了什麽“敗軍無罪,援軍必屠”的狗屁話。

    鄭溫一開始並未當真,按部就班地指揮部下應戰,結果沒想到這些賊人是玩真的!

    當時,鄭溫的部下已經找到了一處河流平緩處,準備渡河前往章丘。稍後,等到兩個千人隊的先鋒部隊渡到東岸簡單安營紮寨的時候,東海軍發難了。他們一開始隻派了不到一千的兵力過來,也沒動用什麽傳中的火炮,反倒有上百馬軍護著,就圍著離河最遠的一個“趙”記營寨發動了進攻。也沒強攻,就遠遠隔著放槍,給營中造成了不間斷的傷亡,但是看那樣子想拿下來也不容易。因此鄭溫就覺得“東海軍不過如此”,一邊讓在河西固守的本部出營準備渡河支援,一邊指派河東的另一個“朱”記千人隊去救。

    沒想到,朱家援軍一到,東海軍立刻凶猛如虎了起來。兵分兩部,一部看住趙家的營門,另一部排成一道細而長的陣勢,在兩翼馬軍的護佑下,朝朱家軍壓過去,剛一接戰就用火槍把他們打了個傷亡慘重、崩潰而逃,然後緊跟著就步兵刺刀衝鋒,騎兵兩翼衝出追殺,朱家軍很快就跪了一地。

    此時,鄭溫的主軍還在河西邊呢。東海軍就這樣在他們的眾目睽睽之下,真的把俘虜裏的軍官一一挑了出來(很好挑,衣甲明顯不一樣),連勸降都不做,就把他們按在地上,逼著他們屬下的士兵親自給長官執行斬首之刑,如果不願意就跟著一起上路吧!

    等到這場殘酷的刑罰結束之後,東海軍耀武揚威地把人頭堆了一個京觀出來,然後把俘虜們簡單一編組,逼迫著他們去強攻趙家軍的營寨……也不是真強攻,而是從後麵運來了好幾門火炮,照著大營猛轟,轟開缺口後就逼著降軍衝殺了進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