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346章 出山(1/4)

    1262年,7月17日,立秋5日,東海市,嶗山學宮。

    立秋過後,早晚已經漸漸清涼了起來,可是白日的秋老虎仍然不減它的威力,不過,對於氣候本來就清冷些的嶗山來,當下卻正是一年中最舒適的時節之一。

    嶗山學宮如今已經聞名遐邇,其中自上而下數的第二平台有著最早興建的一批校舍,因此也是各中專業齊聚之地,正是學宮內最熱鬧的地方。除了有人嫌樓下第三平台的化學係那裏經常飄些異味上來,提出意見該讓二三平台的學係對換一下,再沒有別的不諧。

    當今東海管委會的商務部長郭陽帶著兩個隨從,靜靜地走上鄰二平台。若是課間,這裏還會有不少激揚文字指點江山的學子,在地上畫出地圖討論前線最新的戰局,並提出各種腦洞大開的武器設計方案,但現在是課時,平台上一片安靜,隻餘山風偶爾吹過。

    他帶人走向平台的角落,來到了一處四合院附近,然後在院外的一片竹林外停了下來,負手聽著裏麵的談話聲。

    這處院是嶗山學宮所謂的“國學係”,教授傳統的經史子集。這不是東海饒強項,他們對此也沒有太大的興趣,隻是當作“有亦可無亦不妨”的一係經營著,沒撥幾個經費,招收的學生也不多,其中還有些是旁係臨時來聽一聽的。

    所以這不多的幾名師生,隻需要這麽一個院就足以裝下,而今日風和日麗,他們幹脆院裏也不待,就在門口的空地上上起了課。

    一棵大鬆樹下,一個老者躺在躺椅之中,上身躲在樹蔭中遮陽,腿腳則任由陽光曬著,驅驅關節中的寒意。他手裏拿著一本《大學》,也不打開,就卷在手裏指點著,書中的文字自然脫口而出,然後就講解起來,根本不需要翻閱裏麵的內容。

    在他旁邊,六名穿著傳統儒衫,戴著學冠的學生,就長坐在地上的草席上,聽著他的講解不住點頭。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

    蒼勁而有力的聲音不斷傳來,郭陽就這麽在外麵靜靜地聽著,等待他們結束這一課。

    不久之後,山腰之上傳來了悠遠的鍾聲,老者的聲音戛然而止,稍過了一會兒,才慢慢開口道:“既然今日有客人,便按時下課吧。這段對你們這些掉錢眼去聊東海人格外適用,下去背熟,默寫十遍!愛生,去煮些茶來,允豐,去搬幾把椅子過來!”

    學生們紛紛起身行禮,各自散去,其中有一人走出竹林外,請郭陽等人進去。

    郭陽將隨從一攔,獨自走入了竹林中,還沒走到鬆樹下,老者嘶啞而渾厚的聲音就傳來了:“郭東家今日大駕光臨,所為何事啊?可是東海軍又大獲全勝了?真是可喜可賀啊。”

    雖然是祝賀的話,但言辭中總透露著一絲諷刺的味道。郭陽卻並不在意,徑直上去走到對方的躺椅之前,做了一揖,然後誠摯地道:“如今山東大戰,生靈塗炭,南北相敵,滋擾不休。還請郝老夫子出山,拯救下蒼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