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332章 泰山之戰 七 進還是退?(1/4)

    1262年,7月10日,暑第28日,泰安州。

    7:19am.

    “還真是拐子馬啊……”

    夏富從望遠鏡中看著西方兩支騎兵大戰的場景,不禁感歎了起來。

    “拐子馬”不是胡語,而是地道的漢人法。拐子指的是城門外兩側的城牆,拐子馬原先是宋軍的術語,的是兩翼用於包抄敵陣的騎兵,但太宗之後宋軍騎兵就不斷衰落,最後這個戰術隻剩一個傳中的名詞了,反倒是被遼金撿了過去。

    東海軍的兩個騎兵營各自集合之後,一左一右夾在了殘存的脫赤部重騎兩邊。每個騎兵連內部的結構保持不變,重騎兵列陣在前,輕騎兵排成散隊在後壓陣,然後三個連相互橫向連接了起來,形成一道寬達百米的整齊橫陣。在兩個炮陣集火轟擊了脫赤部的重騎兵後,這兩個騎兵大陣便發動了衝鋒,不過並未直接對著已經陷入混亂的蒙騎戰陣撞上去,而是一左一右如兩堵牆一般向他們的後方包夾了過去,順便清掃了沿途的零散遊騎。這正是拐子馬的正統用法!

    呃,不過,東海騎兵完成了包抄之後,卻沒有發動牆式衝鋒傻乎乎撞上去,反而玩起了蒙古式的騎射戰術。

    第一排解散隊形上前,各自尋找目標把子彈打空,然後向左右分散退回騎陣後方再次整隊裝填,緊接著第二排也如法炮製……雖然很難看,但確實很有效。

    身穿重甲的蒙古鐵騎這次陷入了他們曾經調戲過的對手體會過的尷尬中,麵對東海鋼膽騎兵,追追不上,射射不過,跑跑不掉,完全拿他們沒辦法!

    而且東海式騎射比蒙古式騎射更勝一籌的是,蒙古騎射的箭矢大部分時候隻能擾亂軍陣,沒什麽傷害,而東海騎射的鉛彈可真是槍槍致命的,厚重的劄甲和沒穿也沒多大區別……

    曾經叱吒風雲的蒙古鐵騎就這樣被像老鼠一樣玩弄著,人數肉眼可見地飛快減少。等到前兩排重騎兵完成攻擊後,場上已經沒有多少站著的黑甲蒙騎了,第三排更為精銳的輕騎兵幹脆直接衝了上去,爭先恐後“搶奪”殘餘的目標,啪啪打完手槍之後直接提刀逼了上去,耀武揚威地展開了近距離廝殺。

    蒙騎雖然奮力反抗,但還是寡不敵眾,一個個被挑落馬下……就是如此,一支在任何一個戰場上都足以改變戰局的精銳重騎兵,就這麽屈辱地被全滅了!

    任何一個有幸見識到這個場景的人,包括蒙軍、宋軍和東海軍,都為之感到了深深的震撼。蒙古鐵騎高大的形象在他們的心中轟然倒塌,轉眼間另一個巨大的陰影就建立了起來。這個陰影的影響將很深遠,很深遠,他們需要早做準備了。

    “好了,”夏富放下了望遠鏡,對傳令官吩咐了下去,“擂鼓,出陣吧,把我們的獅吼炮也都拉出去,準備給偽萬戶嚴忠範點顏色看看!”

    聽了這個命令,他身邊人都是一愣,一個幕僚問道:“少將軍,有必要這時就出戰嗎?右邊東海軍的步卒可都沒出陣呢。”

    在剛剛過去的這一段短短的時間裏,由於兩支騎兵驚心動魄的交戰,蒙軍前軍步陣的前進速度不由地放慢了起來——按兵法,他們應當加速上前支援騎兵才對,但這時候東海炮陣又開始了炮打出頭鳥的行動,每個千人隊都多少有些私心,既害怕火炮,又害怕被前麵的東海鐵騎盯上,所以不約而同地放慢了腳步,到現在離東海步兵陣線還有三四百米的距離——這幾乎就沒挪動多少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