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326章 泰山之戰 一 入場(1/3)

    1262年,7月5日,暑第23日,東平,行山口。

    行山口是東平城東的一處要地,也是東平府與泰安州兩個行政區劃的分界點。

    此時的汶水與後世的大汶河水路差不多,汶水在行山附近一分為二,一支南流,經汶上縣匯入梁山泊,另一支西流,經東平城,不入梁山泊而是向北匯入北清河出海。

    行山口簇可謂是東平府的東門戶,北有群山,又控扼汶水的兩條支流,可通行處僅有西流汶水北岸的一段,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既然簇如此險要,所以嚴家也格外重視,在此修建了山寨和城關,駐有精兵,牢牢地將它看守了起來。

    在之前的戰事中,東海軍也曾前來行山口騷擾,但旋即離去。據守軍報告,他們“拿宏偉的城關沒什麽辦法,隻能悻悻而去”。

    到了現在,時勢移易,東平軍已經不再憋屈挨打,而是到了打出去的時候了!

    此時,浩浩蕩蕩的蒙古大軍正排出一條長隊,從行山口出關,向東進發。在他們身後,有著自東平府征發上來的數不清的車馬。雖然這一路上有汶水可行水運,但是東海軍一向擅長水戰,鬼知道汶水東邊會不會有他們的什麽埋伏,所以蒙軍寧肯選擇耗費更大的陸運也不願意冒險走水路運輸。

    “大王,過了行山口,便是泰安州地界了。此後沿汶水東行八十裏,可見徂徠山,再北行四十裏,便是泰山了。探馬回報,此時守奉符的是一宋將姓青陽的,徂徠山附近有掛“夏”旗的大寨,而東海軍到處都是,據大營是在萊蕪那邊。”

    做出這番講解的,是我們的東平總管嚴忠範,而他解的對象,正是這次征夷大軍的主帥按脫。

    數日前,按脫大軍到達了汶上縣。之前他們到濟州時,嚴忠範以鎮守東平防止東賊趁虛而入之名沒過去迎接,而這次再也不敢怠慢,親自趕往軍中,幫助按脫安排行軍諸事,如今順利地過了行山口。

    按脫點零頭,對這個情報不置可否。

    嚴忠範感覺有些尷尬,繼續道:“北上奉符途中,西邊多山,又多密林,不適合我軍作戰,所以最好還是沿汶水岸邊的平地行軍。不過宋賊多半也會想到這一點,他們不敢戰便罷了,若是敢戰,必然會在這一帶布防。”

    聽到這個,按脫終於提起了興趣,對身邊的郭侃示意了一下。後者立刻會意,從按脫的親衛怯薛手上取過一個長條狀的錦囊,又從囊中取出一個精致的木筒,之後又從木筒中拿出一個卷軸,最後才將卷軸展開,交給怯薛拿著展示了起來。

    卷軸上麵是一副裝幀精美的畫,不過畫的內容有些奇怪,不是山水也不是花鳥,而是一圈圈莫名其妙的線,上麵還標注著大量的字和奇怪符號,令人一看就頭暈。

    郭侃對著畫端詳了一會兒,然後指著其中某處道:“嚴萬戶,你剛才所的戰場可是此處?”

    嚴忠範奮力朝畫上看過去,但除了一團亂麻什麽也看不出來,隻得汗顏道:“呃,老夫愚鈍,這圖畫是什麽意思?”

    郭侃哈哈一笑,摸著胡子得意了起來:“這是從東賊騎兵手上繳獲來的地圖,初始沒人能看懂,本人也是偶然見上麵的數碼與大食碼子有些類似,才看出一些端倪,去喊我侄兒參謀了一下,又找了幾個俘兵一問,才弄懂了其中的精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