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308章 攻取利津(1/4)

    1262年,5月25日,芒種15日,利津縣。

    “轟……轟!”

    四艘閃光級沿著利津縣周圍的水道,來到了城西南不遠處,然後收帆下錨,拉開篷布,將船體艉部的一門D1短重炮露了出來。

    這四艘船是海洋部梁恩特別設計的“岸轟”型號,搭載了相比的船體堪稱巨大的150mm重炮,不過並非像尋常艦炮那樣是向側麵開炮,而是炮口向上高高揚起,打的是高拋物線彈道。

    直射和拋射,看似隻是改一下射角,但實際上有巨大的差別。水平直射之時,後坐力的方向也是水平,炮車向後移動便可卸力,使得後坐力減弱到較低的水平,通過簡單的阻攔索或炮架就能承受。而大角度拋射的時候,後坐力是有顯著的垂直方向的分力的,而炮車卻沒法通過垂直移動來卸力,隻能靠甲板硬抗,稍有不慎就會造成結構損壞。

    所以一般的炮艦上,火炮都是水平發射的,射角通常隻有個位數。不過高角度拋射在特定的場景下還是很有用的,一是能增加射程,二是能繞過障礙物打擊後方,所以海軍對其還是有一定需求。但若非要裝備拋射火炮的話,那就要在炮位之下加裝額外的支撐結構,增加強度,而這又會占用大量的空間,往往得不償失。

    所以與其費心思改裝常規的戰艦,還不如設計專門的岸轟艦,也就是這四艘了。

    其實也不麻煩,就是把現成的炮裝到現成的閃光級上而已。閃光級用的是鋼骨結構,強度足夠,而且體型反而更有優勢,開炮之時船體往下一沉又上浮,變相緩衝了後坐力。不轟岸的時候也可以放平了曲射,遇到敵饒船堪稱虐菜,遇到大船也可以利用自身運動靈活的優勢一邊放風箏一邊開炮,簡直不要太合適。梁恩都打算給每艘閃光級都裝上一門了,隻是D1炮存量有限,到現在隻改裝了一批試試水。

    這次特遣艦隊北上,免不了有岸轟任務,所以帶上了四艘岸轟型。如今剛進清河就遇到了攻利津,正好用上——果然也效果拔群,四門炮先後開火,四枚葡萄彈升上了又散開,三十六枚子炮彈如女散花般往利津城牆上灑去,頓時就把守軍給打傻了。

    不過,指揮這場戰鬥的李濤仍然不太滿意:“單靠鐵球砸人也太沒效率了……”

    雖然城牆上的守軍被如雨落下的鐵球砸破哩,但實際上想正好砸中人還是很有難度的,這一陣子打得挺熱鬧,其實沒擊殺多少人。炮擊真正的作用是打擊了守軍的組織度,掩護攻城的衝車和士兵們接近城牆。

    利津城如同蒙統區的大部分城池一樣,因為蒙古饒修城禁令,所以城防並不完善,城牆既破爛又矮,也沒什麽護城河之類的額外防禦。直到今年朝廷下了動員令之後,才匆匆開始加固,但事來抱佛腳也沒什麽用,城外還是那一馬平川的樣子,衝車走起來毫無阻礙。

    就在火炮持續轟擊的同時,陸戰隊員們推著衝車,逐漸接近了城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