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295章 失守(1/3)

    1262年,5月1日,長清縣。

    “陛下有令,李逆犯上作亂,自當千刀萬剮,但屬下軍將文臣被其脅迫者,可從輕發落,若有立功,更是有重賞!”

    長清縣北部的清河河麵上,一艘掛著“李”字旗號的列槳樓船之上,一名文士模樣的男子,在周圍一群手持刀兵的赤腳水兵的注視下,麵不改色地對麵前一位將領如此道。

    這名將領麵色一陣紅一陣白,許久之後終於做出了決斷,抽刀狠狠地往甲板上一捅,道:“罷了!老子在南邊跟宋狗打生打死,末了卻要反過來跟自己人打,老子早就不爽了,如今,正好反他娘的!呃,不對,是棄暗投明!薑先生,該怎麽做,你給指條明路吧!”

    “薑先生”名為薑彧,祖上是萊陽人,因父親與張榮有舊,舉家遷居濟南。他在濟南幕下為官,現在是張宏的親信之一,當初張宏告發李璮謀反之時,就是帶著他一起上京的,信任程度可見一斑。濟南淪陷之時,他與張宏等人一起逃往濱州,此後又被派去合必赤帳中協助,前不久又被史澤要了去參讚軍務,現在倒也膽大,孤身潛入益都軍的水師戰船上,試圖服李璮的屬下歸降。

    此時,合必赤旗下的各部在東北方向取得了突破的消息已經傳到了西南史澤的部下們這邊。雖雙方皆為忽必烈效力,本為一體,但是東邊進展順利,西邊遲遲未進,這局麵總歸不太好看。所以薑彧就自告奮勇站了出來,試圖在戰場之外取得突破,如今顯然是有成果了。

    薑彧聽了對方的決斷,麵露微笑,道:“孫千戶棄暗投明,朝廷自然會給千戶一個好前程,將來,這千戶轉成萬戶也未必不可。隻是不知,將軍能帶多少同袍歸正?”

    孫千戶麵上一喜,又想了想,道:“李逆倒行逆施,早就有不少人跟我一樣不滿了。多了不敢,兩三成的船總是能拉來的。”

    薑彧大喜,俯身一拜,道:“那便有勞孫將軍了。還請將軍回去串聯同誌者,謹慎為上。數日之內,王師水軍必大舉來攻,屆時以紅煙為號,諸位義士見了便可發難!”

    北地雖然不如南宋那般重文輕武,但是文士對低級武將行拜禮也是個不的禮節,孫千戶當即感受到了滿滿的誠意,感動地:“請薑先生放心,在下一定竭盡全力!”

    ……

    5月3日,長清縣。

    寬闊的清河之上,兩支船隊相遇了。

    東邊的一支,旗艦上掛著“趙”字旗號,由原海州水軍千戶、現已升任萬戶的趙咎帶領。

    西邊的一支,旗艦上掛著“張”字旗號,由蒙古水軍萬戶、曾經在忽必烈南征之時立功甚多的張榮實率領。

    兩支船隊遭遇之後,沒有像傳統水師混戰一樣直接撞在一起,而是很默契地錯開了一個角度,在交錯的邊緣地帶展開了炮戰。

    嗯,對,炮戰。

    趙咎當初曾經與李平安一道,在海州灣遭受了東海海軍堅船利炮的重創,雖然出去很丟臉,但也為他開拓了眼界,了解了先進的海軍思想。事後,他開始思考起如何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增強戰鬥力。

    跟隨李璮入濟南之後,他臨危受命在清河上重建一支水師。雖然他並沒有那麽多火炮,但是像李平安那樣,把回回炮裝在船上的思路肯定是沒錯的。在這個思路指導下,他在濟南附近征用了不少大船,又令工匠加裝上投石機,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改裝出了一批堪用的戰船。甚至相比東海海軍他還更進了一步,船上不僅搭載了石彈,還搭載了一些火藥武器震雷。

    憑借這樣的“先進”戰船,即使趙咎所帶領的益都水師對清河的水文不太熟悉,也在與蒙軍水師的初次遭遇中仍然占盡了優勢。後者的思路仍然停留在原始的接舷戰上,最多裝備一些拍杆和床弩,而就算是打接舷戰,益都水師也照樣不怵,更別如今有遠程火力加持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