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268章 金丹計劃(1/3)

    萊蕪,產鐵重地,位於泰山之中,是宋朝四大監之一(監是一種行政區劃單位,通常設置在重要的礦產區),後世更是萊鋼所在地,年產千萬噸以上。

    簇鐵礦不但多,而且品位高、硫磷含量低,是後世國內少數能與進口鐵礦一拚的優質礦區之一,同時附近也出產可以煉焦的焦煤,簡直是再理想不過的鋼鐵基地了,正是東海商社夢寐以求的地方。

    雖然夏有書的胃口似乎了,但是煽動力好像更強了,經他這麽一,台下頓時有不少人喘起了粗氣,工業部的一幫人更是眼睛放光。

    左武衛當即喊道:“煤鐵合一,下無敵;拿下萊蕪,迎接命!”

    又有不少人跟著喊了起來。

    夏有書微笑頷首,等他們喊完,拿著木杆在地圖上比劃著,繼續道:“下一場戰爭的最高目標,就是拿下萊蕪,同時拿下東邊的一係列地盤,與本土連成一片,並打通運輸線。

    如果這個目標無法達成的話,至少也要能拿下沂州或莒州,與萊蕪直接接觸,然後通過商業渠道進口鐵礦。再次則是不求占領,隻求打通商路。當然,我們有信心,一定能拿下萊蕪!”

    他的聲音慷慨激昂,台下不由得鼓起掌來。

    夏有書在掌聲中繼續道:“戰略目標清晰之後,戰爭計劃也就好做了。在敘述計劃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山東地區的軍事地理。

    山東地區,東邊是海,也就是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不用擔心。西邊與蒙統區有漫長的陸地邊境線,這是個劣勢,不過也不是全然無救,關鍵就在南北清河上。

    黃河自西而來,先流入山東西部的梁山泊,然後南北分流,形成兩條大河,也就是南清河和北清河。南清河向南匯入淮河進入黃海,北清河向東北流入渤海,這兩河一湖構成的水係就將山東地區與廣闊的華北平原分割了開來。

    在冬季,這個水係水量大減甚至封凍,不為阻礙,但在三月到十一月大半年的時間裏,仍然堪稱塹。海軍之前已經偵察過,隻要河水不上凍,即使在枯水期,星火級也足以在南北清河之中的大部分河段暢校這是個好消息,如何利用好這個海軍介入的時機,就是我們能否取勝的最關鍵因素之一了。

    當然,畢竟還有一段時間的封凍期,長遠來看,不能完全依賴海軍,得想別的辦法。還好,南北清河之東,有著著名的泰山山脈,構成了可以防守的第二道險。”

    他停了下來,在地圖上畫了個圈,又用一個十字將這個圈分了開來:“泰山山脈總體成‘つ’形,北東南都是茫茫大山,西邊開了個口。我們心心念的萊蕪,就位於這群山環繞的正中,有如泰山之丹田。而山東三大重鎮濟南、益都、東平,就分別位於泰山的西北、東北、西南。

    為什麽這三個位置形成了重鎮?因為他們正卡在交通要道上,你想去益都,得先從濟南過,若不把濟南打下來,後路就受到威脅。同理,過了濟南,也沒法繞過益都直達膠東,因為益都正卡在後路上。東平也是類似的道理,想自泰山之南過,就得經過東平。幾十年前蒙古人攻來山東的時候,除了東平嚴實主動投降,濟南和益都都給他們造成了不的麻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