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265章 一個新時代的開始(1/4)

    1261年,12月25日,金口市,金口堡。

    新任工業部長左武衛最後給機器上了一遍油,又看向季國風:“季部,要不還是你來吧。”

    季國風擺擺手:“現在你是部長,之前又費了那麽多心,還是得你上。”

    “好吧。籲……”

    左武衛長出了一口氣,走上前去,手放在一根操作杆上,回頭望了望周邊的人群。

    季國風、孫清南、陳文、萬浩然、於雄章、木雲心、顧妙妙、張雲飛、秦晉、祝明、姚崇義、馬玉石、黃儀、何阿但、夏煙……工業部的幹將今日聚集一堂,都在這裏,殷切地看著他和他身邊的那台機器。

    這麽多年過來,這些人,我們這些人,東海商社的這些人,披荊斬棘,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

    “終於走到今了啊!”

    左武衛大喊一聲,用力拉下了那根操作杆,然後一下子閃入了人群鄭

    機器發出一聲清亮的汽笛聲,左武衛拉下操作改動作為它提供了一個初始動力,飛輪開始轉動,帶動一個直徑匹配的銅質圓盤在一個體型和獅牙炮子銃差不多大的汽缸中動了起來。

    圓盤向外運動,汽缸底部一個氣門隨之打開,鍋爐中的蒸汽湧入氣缸,開始主動將圓盤推動起來。

    圓盤外側連接著一根連杆,連杆連接著一根曲軸,曲軸又與一麵直徑頗大的飛輪連接在一起。連杆一端隨著圓盤做直線運動,另一端與曲軸一起做回轉運動,進而驅動飛輪繼續轉動。當圓盤運動到盡頭,連杆-曲軸另一賭飛輪也轉過一個角度,又反過來將活塞往回推動。與此同時,一套與飛輪聯動的連杆係統將氣缸底部的進氣氣門關閉,打開了另一個連接冷凝器的氣門。氣缸中的水蒸氣迅速冷卻排出,使得內部壓力驟降,進一步帶動圓盤向內運動。

    等到圓盤幾乎運動到底的時候,整套機關就又反過來了,排氣氣門關閉,進氣氣門打開,飛輪也再次轉向,於是圓盤又開始掉頭向外運動。

    如此這般,水蒸氣驅動圓盤在氣缸中不斷往複運動了起來,圓盤通過連杆-曲軸帶動飛輪轉動,飛輪又增加了轉速的穩定性並間接提供了自動控製功能。整套係統持續運轉,空曠的車間裏頓時充滿了熱氣和噪雜的巨大聲響,然而這噪音聽在周圍的眾人耳裏,卻無疑如同一般。

    不等左武衛話,陳文和木雲心兩人立刻上前,把飛輪與一根傳動軸連接了起來,軸後的一台吊車開始牽引著配重物往上提。陳文緊張地掐著表,不久之後趕緊喊停,飛快地心算了一遍,然後大聲喊了出來:“一百二十八瓦!”

    呃,這個功率其實實在是零,甚至還不如人力,沒辦法,畢竟氣缸就這麽一點點——但是不要緊,隻要這個係統穩定運行起來了,就是從無到有的突破!

    “萬歲!”“萬歲!”“動起來了!”

    人群中爆發出了歡呼聲,左武衛流著淚走上前去,戀戀不舍地關閉了鍋爐的閥門,機器漸漸停止了運動。在殘存的機械聲和蒸汽聲中,左武衛如此激動以至於聲音都變調霖喊道:“我宣布,東海商社第一台往複式蒸汽機,試製成功!”

    “萬歲!”

    “萬歲!”

    “奶奶的,總算搞出來了!”

    “萬歲!”

    他們忍不住又大喊起來,又蹦又跳,甚至還相互擁抱了起來,激動的聲音甚至壓過了機器的轟鳴聲,傳遍了整個金口堡。

    經過漫長的研究,基礎技術不斷積累,工業規模逐漸擴大,技術工人越來越多,加工精度日漸提高,動力需求越來越緊迫……到了今,東海人終於把蒸汽機做出來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