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259章 傳媒 上(1/3)

    1261年,8月13日,慶元府,望海鎮,齊魯會館,嗯,不對,應該是四海商會。

    望海鎮東北部,鄰近甬江和海港區的一處大院上,一麵寫著“四海商會”的布幡高高掛著,隨風飄揚。

    在這麵布幡下,十幾個攤沿著前院牆一字排開,攤販們兜售著新製的吃。不時有幾個衣冠楚楚的紳士自他們麵前走過,看也不看這些散發著香氣卻“粗俗”的美食,徑直走進寫著四個龍飛鳳舞大字的牌匾下的大門。

    攤販們生意不多,但也不在意。因為他們知道,當內裏那些有錢紳士們結束了一的交易,饑腸轆轆出門後,他們賺錢的機會就到了。

    這四海商會,前身是“齊魯商會”,也就是東海商社牽頭、膠州商人集資在慶元府成立的一個組織。他們在望海鎮買下了一塊地皮,建設了倉庫、屋舍等設施,主要目的是給他們在當地提供一個落腳點,讓他們南下之後能有個住宿和放置貨物的地方。

    後來,隨著南北海貿的擴大,尤其是在東海商社的定期船開通之後,兩地在一年四季都有了溝通的渠道,聯係日益緊密。商業活動也從原先的一年兩季改為了現在的以月為周期進行,相比以往大大的頻繁了。所以,這齊魯會館,就成了南北商人聚集、各色商品交匯的地方,逐漸發展成了一個類似交易中心的場所。

    東海商社看到了這個發展趨勢,認為“齊魯會館”這個名字地方色彩過於濃烈,會限製未來的發展。所以魏萬程召集參會的眾商人開了個議事會,決定改名為現在的“四海商會”,同時擴大合作方,吸收了不少本地甚至福建、廣南一帶的商人入股。

    這一“擴股”的舉動頗受歡迎,幾個月來竟吸引了近百各地豪商參會。這麽一來人多嘴雜,所以為了方便,四海商會議事會的模式也改成了“認票不認人”,把議事權換成股票發給合作方們,你們願意買賣隨意,但開會的時候隻看誰有票。

    經營四海商會的狄柳蔭甚至把這“股票”當作一種商品,掛牌放到了商會裏的交易場去,倒也真有些人氣。不過這四海商會本身也就負責一下固定設施的維護,沒什麽大的支出和盈利,所以這股票也不算什麽有價值的東西,威力仍未顯現出來。

    現在這四海商會分了兩大塊,後院是傳統的庫房和居住區,發揮著原先齊魯會館的職能。而前院則剛剛裝修了一下,格調極為雅致,不像個充斥著銅臭氣息的地方,倒像是個……青樓。

    呃,它整體是個口字型的二層樓,麵積不,四邊是隔成一間間的雅室,中間圍出一個寬敞的交易大廳。這些雅室便是商人們談業務的場所,為合他們的胃口,都裝點得相當豪華且靜雅。這年頭沒有太好的隔音材料,商人們談事的時候會自覺地壓低聲音,還在二樓請了清倌人輪流彈唱製造背景音,因此這座樓並不嘈雜,反倒有清幽雅致之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