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254章 大巡禮 七 黃島(1/4)

    1261年,4月6日,黃島。

    膠州灣有三個半島:黃島、紅島和青島。黃島在西,紅島在北,青島在東,共同將膠州灣圍成了一個心形,其中黃島和青島一左一右,就像一把鉗子一樣,鉗製住了膠州灣的入口,隻留下一道兩海裏寬的狹窄海道。

    張正義在青島牧場住了一晚之後,就決定去對麵的黃島看看。但是他並沒有走到青島地區最南賭團島海軍基地再乘船過去,而是先北上到了城陽區,再在白沙河碼頭上搭了一艘回東海區的便船去了黃島。因為青島地區沒怎麽開發,根本沒有南行到團島的道路,所以隻能繞遠了。

    與後世繁華此時落寞的青島地區不同,對麵的黃島在後世的名聲不顯,但在此時卻是膠州乃至北地的海貿係統中有名氣的地方。

    黃島最南端有一道長長的半島向東伸入海中,島上是連片的山脈,擋住了東南的海風,水麵之下水深很足,因此形成了一個優良的避風港灣。傳統海商沿海而行,進入膠州灣後首先到達的地方就是這裏,所以時間長了之後簇就成了一個不的停泊港。後來的膠州水師,也是把基地設置在這個灣裏。

    而且黃島地區有更多平原地帶,人口也更多,能提供充足的補給。黃島西側有連片大山,木材資源豐富,所以這裏又發展出了規模不低的修船業和造船業。產業如此齊全,顯然已經具備成為一個優秀海港城市的必要條件了。

    阻礙黃島繼續發展的,其實是現在的航運業和造船業。現在海貿用的帆船體積還很,而且裝貨量比較、裝卸比較方便,可以直接開進內河一次裝卸完貨物,沒必要在沿海港口停靠,所以促成了更靠近原料產地和市場的膠西港的霸主地位,黃島隻能做了。

    但是事業總是要發展的。想象一下,將來有一,一艘上千噸的巨艦從南方開來,滿載著膠西縣、中央盛城陽區、東海區、金口市需要的各類貨物,難道它還能挨個地方走一遍卸貨嗎?那得多費事啊!這時候,必然需要一個轉運港,在此將所有貨物都一次卸完,然後換裝船運往各地。而黃島,就是這個再合適不過的轉運港了!

    所以,東海商社已經在這裏悄然布局,為未來的大發展做預備。海洋部把第一艦隊和其它船隻的母港設置在了黃島港中,各部門在這裏幾乎都有參與,其中又以商務部的動作最大。

    最南賭長島中部,最窄處不過一千多米長。過去,此處曾開掘過一條運河槳馬壕”的,北上的船隻可以自馬壕直接進入海灣,能夠省下十多公裏的路程,不過現在已經荒廢了。近幾十年,膠州海貿由李應和薑家分別把控,誰也沒有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意思,這條運河也沒有修複。

    直到東海商社掌控了膠州,才……其實他們一開始也沒有修複馬壕運河的意圖,這才省十多公裏的路,真的有必要大興土木嗎?但是後來商務部琢磨了一下,發現這條運河雖然沒有多大的經濟價值,但卻有很大的行政價值——它可以把進入膠州灣的商船集中在一起,更方便收稅,這個意義就很大了嘛!

    於是商務部就向大會提交了修複馬壕運河的提案。後來建設部過來一考察,發現馬壕雖然已經荒廢,但由於兩邊都是深水,所以淤積程度並不嚴重,海水其實都是通的,隻是不能行船罷了,疏浚起來不需要多大的工程量。既然成本不高,那麽大會就同意了這個提案,正好也給建設部練練手,積累一下修建運河的經驗,以後也好接更大的工程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