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244章 新財政 一(1/3)

    1261年,1月28日,驚蟄,中央市,管委會大院。

    根據以前定下的規矩,東海商社以清明為節點進行財年結算。今日是驚蟄,離清明還有一個月,也就是上個財年快要結束了。因此,管委們又齊聚一堂,總結上一年數據和得失,展望下一年的發展。

    “1260財年收入情況如下:

    首先是田稅。核心區域,含新劃入的萊陽縣,共石;萊州,包括掖縣、黃縣、招遠三縣,石;登州,包括蓬萊、福山、棲霞三縣,石;寧海州,包括牟平、乳山、文登三縣,共石。田稅總計石,具體到縣區的明細在剛才發放的文件裏,各位可以自行查看。

    其中我們還特別估計了各地的收稅效率,也就是實際稅收與理論稅收的比值,城陽區這樣的核心區域可達70%以上,而新占領區域通常隻有30%上下,差距實在是驚人啊,同誌們。

    不過糧食雖多,但這兩年風調雨順,糧價有所下降,還要儲備20%,所以這六十萬石轉化成的現金收入也就三十萬貫左右,不要太過高興。

    二,關稅。由於我們現在獨占了膠州稅關,所以這一項相比59年有了大幅提升,達到了貫。

    三,海貿收入。60年受到59年底海州海戰的影響,固定貿易額增幅不如預期,但是由於新增的定期船項目,又有了額外的增長點。同時,護航項目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通過護航按比例收取貨物而取得的收入已經占到了總體海貿利潤的23%。目前定期船仍在持續進行,所以無法給出具體數字,預計整個財年可達25萬貫以上。

    四,商業收入。整個60年度環境安定,我們以工資和采購的形式向民間投入了大量資金,又打通燎、萊兩個市場,向西的貿易路線也基本通暢,所以商業收入有了明顯增長。還有一個會計因素,我們對通過海貿渠道出售的自產商品進行了內部結算,相當於各部門將產品賣給了海洋部。受此影響,海貿收入相對降低,商業收入相對升高,最終,預計整個財年商業收入可達32萬貫以上。

    以上是經常性收入,總計超過110萬貫,可喜可賀啊!

    此外,還有幾項非經常收入。由於抗蒙戰爭的勝利,我們先後從南宋朝廷獲得了30萬貫的賞賜;之後,又通過朝貢,獲得了10萬貫的回賜;再之後,又通過出售軍備,獲得了15萬貫的收入。這幾項加起來,總計55萬貫。嘖,老趙家真是有錢啊。

    還有一項,是向李璮出售俘虜所獲的收入,不過李璮比較窮,隻給了0.5萬貫現錢,又給了大約價值2萬的各類礦石、商品、糧食、船隻等等,先計個2.5萬吧。

    去年底,他又出了價值約5萬貫的黃金和白銀,來向我們求購火炮。我們考慮到技術已經泄露,為了平衡各方勢力,並且加強李璮的實力,所以提請大會批準了,隻是軍委會和武備組那邊還在研究應當出售何種等級的火炮。

    如此一來,加上來自李璮的約7.5萬貫的收入,非常收入已經突破了60萬貫,這一年的總收入達到了170萬貫!”

    財政部長孔嘉誼做完報告,坐了下來。聽著最後這個龐大的數字,管委們各個眉開眼笑,喜上心頭,有錢的感覺真好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