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229章 何處是故鄉(1/3)

    1260年,8月21日,慶元府,鄞縣。

    如今正是秋稻成熟之時,鄞縣之南的大好平原上,錯落有致的塊稻田盡數洋溢著金黃的色彩,隨著不時吹來的秋風搖曳著,與遠處環繞的高山相得益彰,預示著慶元府的豪富們又有了一年好收成。

    在這大好時節,一艘船由本地船夫撐著,載著幾名短發戴帽的乘客,沿著密集的水網,七拐八拐,來到了城南約莫七八裏外的一處地方。

    “這,這裏……”林宇從船上站起來,盡可能伸長了脖子,向四周望去,看著望不到邊的稻田,一臉迷茫。“真是這裏麽?”

    他本就是寧波人,當初機緣巧合去了東海102上做了船員,又來到了這個時空。今年他隨船來到了慶元府,在望海鎮的齊魯會館上管理安保工作,某種意義上也算回到了故鄉。但可能是近鄉情怯,之前的幾個月裏他一直忙於工作,也沒來慶元府腹地看看,直到最近才抽出空來,找到了自己家的“舊址”,也就是這一帶了。

    後世簇是處城鎮,高樓商廈隨處可見,可現在放眼望去,能看到的隻有一塊塊的農田——這倒也不意外,畢竟現在的城市化怎麽也不可能跟後世比,但這大片農地上連個地標都沒有,林宇甚至連確定自己的具體位置都做不到,更別去尋訪一些熟悉的印記了。

    “客官,客官?”船夫打斷了他的思緒,指著岸邊的一處棧橋道:“這周邊就這一個村子了,客官是要下船呢,還是接著逛逛?”

    林宇反應過來,又朝周遭掃了一眼,道:“再往前也沒意思,就在這下吧。麻煩船家等我一陣子。”

    船夫點頭道:“客官請便,我就在這眯一會兒。”反正這幫人給錢包了船,等也是應當的。

    林宇留了一人在船上守著,帶著另兩名近衛兵上了岸,在周遭隨意逛了起來。

    他們下船的這地方是一處市,因幾條河匯聚,交通便利,故是每月集市的地方。不過今日未逢集,再加上農忙人都在田裏,所以市上沒多少人,隻有一個茶攤開著。

    林宇轉了兩圈,還是沒有找到熟悉的印記,有些失望,幹脆去了茶攤上,要了幾杯茶,順便跟店家聊了聊。

    他特意用了本地方言。雖隔了幾百年,用詞語調都差了不少,但出奇地還能聊起來。店家一開始見他們衣著怪異,還有些提防,後來聽他這麽一話,再加上他出手闊綽,也就打開了話匣子。

    “那一片啊,大都是陳家的地。陳家可是大族啊,幾十年前陳家老爺中了進士,家道就興旺了起來。後來陳老爺的兒子娶了朝中一個吳相公的女兒,那可就更勢大了。嗨,隻可惜幾年前吳相公過世,陳家裏麵也沒新進士,勢頭就又頹了下來,不過論起田產,仍是這城南一帶最大的。”

    “哦,那最近有哪家又興起了嗎?”

    “還真有!客官你看西邊那一大片,可都是臨河的好田,就是王家新置辦的。起這王家,可真是文曲星眷顧,出了一對好兄弟,都是自幼就聰慧無比的。王家大哥兒好幾年前就中了進士,還是聽好難的一個甚博學科的,為官多年了。今年他家二哥兒又中了進士,也是這科的,那可真是風光啊。一門兩進士,不興旺都難啊!哦對了,這幾日他家正在慶賀此事呢,擺了宴席,還有花車,客官有興趣可去看看。”

    聽著店家講述諸多家族的起起落落,林宇也是感慨無比。末了,他隨口問道:“店家,你們這附近可有姓林的人家嗎?”

    “林?”店家思索了一會兒,搖頭道:“姓林應該有不少,但我也不熟,沒見過有大家的。”

    這年頭鄉間大多數是聚族而居,同姓之人往往一住就是一個大家族,周邊人即使不來往也會知道有這麽一族人。如果連店家這樣消息靈通的人都不知道,那多半就是真沒有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