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211章 告一段落(1/3)

    1259年,閏11月6日,臨安,重陽樓。

    “謝過中貴人了。”

    重陽樓前的空地上,王泊棠和魏萬程兩人笑嗬嗬地從前麵打著儀仗的太監手中接過聖旨和封賞的禮物。王泊棠偷偷塞了一卷會子過去,那個太監眉開眼笑,然後帶著手下回宮複命了。

    他倆身邊還有另一人同樣接受了封賞,卻一幅悶悶不樂的表情,也就是以俘虜的身份來到臨安,“投降”了宋朝的李平安。

    魏萬程拍了拍李平安的肩,哈哈笑了一聲,道:“遠夫兄,別老苦著張臉,以後你就是大宋的人啦!臨安不比軍營好玩多了?”

    李平安沒什麽,歎了口氣,默默走回了重陽樓鄭

    當年李平安剛入軍中效力的時候,也曾意氣風發,想象著自己或是奮勇殺耽或是帶領大軍勇往直前、或是為大軍墊後寡不敵眾最後英勇不屈的場景。但是一個月前,真正被東海軍逼到眼前、刀架到脖子上的時候,他還是很不爭氣地軟了下來,任由東海人指揮著發號施令,為東海軍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等到戰後,東海人和李璮談判的時候,本來是打算把李平安還回去的。但是不知道李璮有了什麽想法,或許是覺得這個侄子不中用,或許是想在南邊留下一個線頭,總之就沒讓李平安回去,而是指令李平安南下投宋。

    這事情就有意思了,東海人大致猜到了李璮的想法,八成是覺得南宋和東海國不好啃,開始打算造反了。這正合東海商社的利益,於是這次就把李平安和他的旗艦一起帶到了南宋,而且把他包裝成了“海州之戰”的功臣,送過來投效趙宋。

    樞密院驗過東海人帶來的這些戰利品,確定了都是真的,雖然仍然對李平安“臨陣起義”的法將信將疑,但這年頭所謂戰報本來就是全靠前線將領隨口胡謅,東海人這辭也不算太過離譜,江北傳來的消息也確認了勝利,就認了下來。後來趙昀也親自接見了王泊棠、李濤和李平安,大加褒獎,還給了李平安一個“從義郎”的寄祿武官的階。不過沒有正任官,基本算是閑置了,從此就在臨安做個中產階級吧。

    昨日,閏十一月初五,鑒於各地傳來的好消息,趙昀大發內帑五千萬貫,犒賞內外諸軍,鼓勵他們繼續為皇宋奮戰。其中絕大部分自然都給了長江各條戰線上的棟梁們,但雨露均沾之下,剛剛立了一個不功勞的東海軍也分到了二十萬。這可是老趙家的私房錢,全是真正的銅錢,不是不值錢的會子!平時不出手,一出手就是論千萬的,隨便漏一點就頂東海商社半年的收入了,真是一隻大駱駝。

    當然這二十萬隻是宣布了一下,還沒到手,不過就算經過各層漂沒,最後怎麽也能拿到十五萬,可是把魏萬程高興壞了。有了這筆資金,緊巴巴的江南工作組總算寬裕了不少,蓋樓的預算也有著落了。

    受此利好消息刺激,整個臨安的房地產市場都振奮了不少,還好之前魏萬程已經拿從慶元府募集的資金把之前定下的地塊都交割了,不然又得夜長夢多。當然,他的賬麵資產這幾也膨脹了不少,已經在臨安商界有了不的名氣。

    魏萬程抱著王泊棠的肩,親切地道:“老王啊,這下子咱們的商城可以大建了,你可得好好出個方案啊。”

    王泊棠一把把他拍開,嫌棄地道:“得得得,你怎麽一副甲方的嘴臉?還有你別期望太高,這錢是社裏的又不是你們工作組的,批給你的預算就那麽多,剩下的得運回去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