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125章 何去何從(1/3)

    1258年,10月23日,東海堡禮堂。

    最近一個多月來大事太多,臨時大會頻繁召開,到了今正式大會的時候,已經沒什麽正式的感覺了,禮堂中隻有一百多人,勉強過了半數。剩下的股東都在忙著工作,沒空出席,隻好把投票權委托給立場相近的股東,把事務交給他們決定。

    不過今的大會,與之前同仇敵愾的氣氛不同,頗有些劍拔弩張的感覺,原因就在於商務部提出的尋求向南宋招安的計劃。

    剛剛從遼東返回的商務部長史若雲還沒休息過來,就接到了魏萬程送過來的“大禮”,緊急召集商務部眾人商議了一番之後,便達成了一致意見,向全體大會提交了一份方案,希望東海商社與南宋在官方渠道上建立聯係,以結束當前孤立無援的局麵。

    這個方案有人支持,自然也有不少人反對。魏萬程上台將計劃詳細講解了一番之後,立刻就有人站起來反對:

    “我們自己幹的好好的,非得給自己找個上司,這不是賤嗎?”

    “就南宋那樣的豬隊友,攀上去能有什麽好處?心被坑死啊。”

    “賈似道給了你什麽好處,居然能讓你出賣商社利益?我建議清查魏萬程的資產狀況!”

    眼見得越來越過分,主持人饒文輝連忙敲響了驚堂木,讓會場安靜了下來。

    財政部的孫長舉手發言道:“咳,麵子問題其實倒無所謂,有沒有支援也問題不大,大不了南宋一點支持不給我們,情況也不會比現在更差。我的顧慮在於,如果我們明麵上倒向了南宋,這豈不是在蒙古饒腹心地帶上摳出一塊來,成為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萬一把蒙古饒仇恨全拉過來,我們能頂得住?而且我們不是在尋求跟李璮和解嗎?一旦投向南宋,這條線不就前功盡棄了?”

    魏萬程解釋道:“我們已經招惹上蒙古人了,前不久不還把膠水縣那部落給拔了?至於引不引仇恨,不取決於我們怎麽做,而取決於他們有多少餘力。即使南宋想要招安,也不是馬上就能辦成的。以他們那朝廷的效率,沒幾個月搞不定,而且陸路堵塞,至少要等到夏季南風起才能通校嗯,嘿嘿嘿……”他突然怪笑起來:“根據史料,明年八月,蒙哥汗就要戰死了,到時蒙古人就會陷入內亂,暫時管不上我們。而且李璮也會因此產生異心,不久後他也會投宋的,自然更不會把實力損耗在攻打我們上了。”

    孫長搖搖頭,然後拿起一份標注著“內參”的資料,翻了幾頁,道:“你想的太簡單了。根據史料,李璮直到投宋的前一刻,還在淮河一帶和李庭芝打得火熱呢。李璮如果真想反,反之前必然會狠揍我們一頓,以對忽必烈表示忠心,麻痹他爭取準備的時間,那我們可就慘了。”

    魏萬程也拿出同樣的資料,指點著:“你再繼續往下看,李璮和李庭芝雖然在淮河‘激戰’,但後來他投宋,也是李庭芝引薦的。這明了什麽?明兩人根本就沒打出火氣來!不然李庭芝會幫仇人話?我看所謂‘激戰’不過是裝裝樣子罷了。再了,到了明年,我們的山河防線早已完備,李璮就算真想來試試,也必然被碰得滿地找牙。我們完全可以展示實力之後跟他打起默契仗,這樣他也可以趁機擴充實力,將來起事的時候還能多堅持一會兒。兩方雙贏,多好啊。”

    “既然如此,”孫長放下資料本,“那我們投不投宋又有什麽區別?反正都是靠蒙古內亂和山河防線,那幹嘛要給南宋當狗?”

    這時,旁邊站著的史若雲突然咳嗽了一聲,打斷了他們,嚴肅地道:“關於這一點,我覺得我們應該認真思考一下。很多饒心態可能還沒轉變過來,但事到如今,我們該從更大更前瞻的角度看待現在的局勢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