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90章 遭遇(1/3)

    1258年,9月17日,墨水河西。

    ……

    “哦,挨靠五?收到。重複,挨靠五。”

    守望塔不遠處,義勇隊臨時駐地,高正通過對講機收到了錢文柏發來的敵軍位置。

    他拿了一個圖釘,插到壁掛地圖上的E5區域,周圍幾個安全部的人圍了上來,看到敵軍的位置仍然在西邊二十公裏外,鬆了一口氣。

    新任的營參謀段明遠比著地圖,輕鬆地:“這離得還挺遠嘛,老大,怎麽打,要不要去伏擊他們一下?”

    “胡鬧,先不這一大片平原有沒有可以伏擊的地方,我們數十裏奔襲過去,他們慢騰騰地以逸待勞,這是誰伏擊誰啊?”一連連長謝光明立刻駁斥道。

    高正一直看著地圖不話,聽著他們爭論,過了一會兒,突然轉身問了一句:“鐵道隊的人訓練得如何了?”

    謝光明和二連連長尤力對視了一眼,謝光明開口道:“還好,隊列很整齊,長矛也拿得穩,單獨調動的話很順暢,隻是和火槍排的配合還有些問題。上了戰場,就算不能進攻,也至少能當牆用。”

    在昨之前,義勇隊共有三個連,其中一個蝦蛄槍連,一個牛丸槍連,一個騎炮連。前兩個步兵連都隻下設兩個排,每排四十人。騎炮連下設一個三十饒騎兵排和兩個十五饒炮兵排,一共四門獅吼炮。總兵力不含股東軍官一共220人。

    進入戰時狀態後,出於各種考慮,統合部並未立刻征召大量勞工入伍,隻是增加了每兩時的軍事訓練,並且從建設部下屬的鐵道隊職自願”招募了兩個排八十饒後備兵力。

    鐵道隊一直進行軍事化管理,這八十人雖然沒經過火繩槍的訓練,但拿上長矛,穿上玄武甲和頭盔,就立刻成了一支堪戰之兵。安全部把這兩個排分別編入兩個步兵連,充實了他們的兵力。這麽一來,現在義勇隊能調動的兵力就有三百人了。

    高正思考了一會兒,突然轉向旁邊一直沉默著的另一個營參謀,問:“夏有書,你怎麽看?”

    夏有書不慌不忙拿起一根教鞭,指著地圖,顯然已經深思熟慮過了:“我們雖然具有火力優勢,評估戰力高於敵軍,但是我軍隻有三百人,且多是未經戰陣的新兵,而敵軍可能超過一千人,其中不乏百戰老兵。如果在平原地區相遇,很可能被敵軍利用數量優勢在我軍發揮出火力優勢之前就造成重創。

    當然,這是最悲觀的估計,也有可能他們被獅吼炮轟了一輪就潰散了。但是,這是我們的義勇隊進行火器化換裝後的第一戰,必須盡可能穩妥才校

    按一般思路,我們人少,應該據險防守才校但這個思路又太保守了。我們有什麽地方能防守,即墨城?這點人城牆都站不滿呢。東海關?一旦退守東海關,外麵的城陽區可就任人蹂躪了。所以不能固守,必須出去野戰。

    本著料敵從寬的原則,我們應當盡可能選擇對我方有利的戰場。在當前的條件下,對我方有利,也就意味著交戰麵窄,能減少我們的數量劣勢,同時最好能對敵軍的撤退造成阻礙,以減緩敵軍的失敗傳回膠西縣的速度,為我們的下一步行動贏得時間。

    這一帶的地形都是平原,所以沒有山可以利用,能利用的隻有河流,符合條件的隻有這幾處。”

    夏有書在地圖上點了幾下,又接著:“但是,在墨水河以西的區域,我們無法控製敵軍的行動,也就不能立刻確定戰場在哪一處。隻能監視敵軍的行動,等他們靠近墨水河一帶之後,再想法將他們誘入合適的戰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