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53章 逆風航線(1/4)

    1257年,正月廿一,明州。

    第一艦隊雖然遠在南方沒法回家過年,不過在這邊其實也過得挺舒服的。尤其是正月十五,望海鎮上一片花燈,煙火綻放,正如辛詞所述,“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四海客商都出來參加燈會,熱鬧非凡。

    這段時間,第一艦隊已經完成了貿易,采購好了回程帶的貨物。眼看著到了雨水時節,東南方出現輕微的暖濕氣流,匯入大陸上寒冷的空氣中,降水開始增多。這意味著北風開始減弱,第一艦隊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頂著北風,走逆風航線返回東海。

    這個時代,已經發展出了逆風行船的技術。所謂逆風行船,並不是真的能逆著風行駛,而是借助水體對船身的阻力和風側流過帆麵時形成的升力,產生向前的合力,從而能夠與風向成一定夾角斜著行駛,走出一段之後再轉向另一個方向,總體路線形成一個“之”字。

    傳統的中式硬帆就極其適應這種行駛方式,所謂“八麵來風七麵可斜,的就是這個道理。但是真正行船時,逆風行駛卻用得很少,一般隻會走一些短途航線,從來不會走明州-山東這種長途航線。

    這其中原因很多,一是因為逆風既費事又慢,二是因為容易迷航。

    海上突發情況太多,你頂著風走之字航線,萬一從其他方向突然刮起一陣大風,你不得不改變航向應對,結果飄了幾百裏不知道到了什麽地方,到時候就抓瞎了。尤其是大多數海商隻能近岸航行,沒有導航定位的能力,所以根本不敢冒這種險,寧願等上幾個月風期。

    如果不想等風期,也有變相的解決方法。那就是北風的時候一路南下,下到福州、廣州,再到南洋,甚至到達三佛齊。等到一路生意做完,也差不多起南風了,再倒回去走一遍,充分利用了全年風期。

    不過這次第一艦隊肯定是沒法走那麽遠的,他們歸心似箭,隻想著盡快回東海,於是就動起了逆風回航的念頭。

    陳一成聽他們的瘋狂計劃之後非常震驚,這次可再不敢跟著玩命了。所以第一艦隊就自己北上了。

    出發前,按慣例,明州市舶司官員又上船檢查了一遍違禁品。所謂違禁品,其實主要指的就是銅錢。

    這個時期,周邊國家沒有鑄幣技術,對中國銅錢需求量很大,所以銅錢持續外流,無論是金還是宋朝廷都屢次下令禁止銅錢出口。雖基本沒什麽效果,不過態度還是要做的,更何況前不久南宋皇帝趙昀剛重申了一遍銅錢禁令。

    不過第一艦隊本來就不會做運一船銅錢回去這種蠢事,早早就把錢換成貨物了,剩餘一點也能解釋成“個人財產”,所以那個綠袍官隨便看了看,拿了一點禮物就很有職業道德地放行了。

    然後,在正月廿一這一,起點號和縱橫號滿載著瓷器、紅糖、茶葉、香料、工藝品、白紙等南方商品,在岸邊眾人驚奇的目光中,緩緩離開了望海鎮港口,開始向東北方行駛。

    ……

    “嘩嘩……”

    趙虎子把便桶用繩子吊到海裏,反複拽了兩下,衝洗幹淨,吊了上來,綁在旁邊的柵欄上。過了一會兒,又用旁邊一個幹淨的桶提了一桶海水上來,洗了洗手,走了出去。

    這裏是縱橫號艏樓的廁所。沒錯,與一般饒第一印象不同,帆船的廁所一般是放在船頭最前方而非船尾的。這是因為帆船是靠風推動的,對於船來風是從後朝前吹的,因此要把廁所放在船頭,才不會被風把便便吹到船板上。

    不過,他們現在是逆風行駛,風向很任性,所以船頭廁所也不保險,必須拉到馬桶裏,再吊到海水裏衝馬桶才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