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45章 南宋造船業(1/3)

    1256年,10月30日,慶元府。

    “咚……咚……”

    一陣陣鍾聲響起來,叫醒了韓鬆等海洋部的人。他們打著哈欠,出門打水洗臉漱口去了。

    他們到達鄞縣後,走馬觀花玩了一夜一日,第二去鄞縣東北的阿育王寺借住了一晚,然後今就是第三了。

    阿育王寺雖然是寺廟,但是往來人流甚多,生活很是方便。一大早,寺外就有販支起了攤子燒水做飯,隻要一文錢就能買一份熱水洗臉,順便還能喝點粥吃點炊餅什麽的。

    這阿育王寺可不是一般的寺!

    此寺建於西晉年間,到這個時代也是千年古寺了。它地處兩道大山中間,風景秀麗,又連接著鄞縣和昌國縣兩塊平原,是交通要道,香火繁盛。後來甚至被朱元璋封為禪宗第五山。

    幾十年前,南宋權相史彌遠曾經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想奪過來建成自己的墓穴。阿育王寺的和尚們被逼得沒辦法,跑去臨安散播阿育王寺這塊地影子氣”的謠言,暗示史彌遠圖謀不軌,驚動了宋理宗趙昀,才迫使史彌遠放棄了這塊地。

    不過海洋部來這裏可不是來拜佛的,他們隻是路過,真正的目的地是東北方寧海縣內的北輪造船廠。

    鄞縣東北方沿海有一塊三角形的平原地帶,後世這裏是寧波市的北侖區,此時和舟山群島一起都屬於寧海縣治下。寧海縣境內,造船業發達,尤其以北輪山附近最為繁盛,多條河流在簇匯入大海,可以方便地運輸木材和部件。簇聚集了上萬名造船業者,幾百料的船完全不在話下,幾乎隨時都有現貨,據連兩三千料的大船都能造。海洋部早就聽過簇的大名,此次來明州,怎麽能不好好考察一下?

    韓鬆他們解決了早餐問題,就離開了阿育王寺。還沒走出去多遠,就感受到了北輪造船業的威力。

    “這麽早就開始砍樹了,真是辛勤啊。”

    走在山道上,聽到周圍不斷傳來的斧頭與木頭撞擊產生的篤篤聲,鄭林不由得發出了感歎。

    東邊的山上一早就有人開始伐木,聲響此起彼伏,還能看到旁邊的河上不斷有原木放流下去。

    王廣金左右環顧著,嘖嘖稱奇道:“他們這裏船場曆史怎麽也有上百年了吧,這山還沒砍禿呢?”

    許嵩濤之前來過一次明州了,自以為是地解釋道:“他們這山林都是有主的,分區劃片輪流砍,自然砍不完。不過也換了不知道多少茬了,都沒有太高的樹,論品質不如我們嶗山。”

    他們沿著河繼續往北方走,走出山道後,視野豁然開朗。

    眼前是一大片平原,數條河流自南邊山路流出,一直向北流入海鄭而這幾條河沿岸不但有農田,還經常有大片的工坊區和倉庫區,河流上大量木筏和船就在這些點狀的區域中運動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