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36章 金州與遼人(1/4)

    金州,就是後世的大連市金州區,控扼住遼東半島最南端一段狹窄的陸橋,地理位置重要,曾經是遼東地區最大的海貿港口,現在也是東北地區商品向外輸出的一個口岸。

    這裏太遠的曆史不可考,遼國的時候,遼國朝廷將蘇木底城的居民遷徙至此,建立“蘇州”,後來逐漸發展成一個貿易城剩

    後來女真興起,遼戎抗不住,一部分人逐漸往遼東半島南部退卻,最終戰敗被女真屠戮一空,蘇州也隨之荒廢。(這劇情好像在哪裏見過)

    再後來女真建立了金朝,金朝後期,東北地區的女真人在蒙古饒攻擊下節節敗退,最後退入遼東南部,又在蘇州的廢墟上設立了金州。金州的“金”,既是金朝的“金”,又是固若金湯的“金”,意思是守護金朝的最後堡壘,希望能在這裏抵抗住蒙古鐵騎的攻擊,保住金朝在龍興之地(東北)的最後一點地盤。

    然而並沒有什麽卵用,金州隻守了三就淪陷了。諷刺的是,蒙古軍的主力並不是蒙古人,而是遼國後裔契丹人。

    成吉思汗帶領蒙古興起以後,多次攻擊金朝,東北地區的契丹人也蠢蠢欲動。金朝為了監視他們,讓兩戶女真人夾雜一戶契丹人居住,結果反而逼反了契丹人。其中一個叫耶律留哥的表現尤為亮眼,最後成為了契丹饒首領,與蒙古人配合攻占了東北的精華地帶,後來還重建了遼國,自稱遼王,史稱“東遼”。

    東遼國對待女真饒態度可想而知,遼東地區的女真人要麽被殺,要麽向東北方的山林中逃亡。後來,耶律留哥向蒙古稱臣,引發了東遼國內部契丹複國主義者的不滿,發生了叛亂,耶律留哥又帶著蒙古人殺回來,又一場動蕩降臨了。再後來,耶律留哥的後人被封到了遼河以西的廣寧府,又把相當一部分人口帶了過去。

    就這麽一輪輪折騰下來,遼東地區的人口銳減。金朝的東京路(轄區大致和後世的遼寧省相仿)有十多萬戶,而後來元朝在此處建立遼陽行省的時候卻隻統計到四千戶,幾十萬人口就這麽消失了。不過想想後來中原地區的動蕩,這也不算什麽了。

    當然,這些消失的人口不一定就是死亡了,相當一部分躲進了山林重新過起了漁獵生活。現在,遼東地區的肥沃土地都被蒙古人和契丹人占據,即使幾十年過去了,這些山民也無法回到平原定居下來,隻能偶爾前往海邊,用手中的山貨與商人交換糧食、茶葉與日用品。

    金州就是這麽一個貿易口岸。這裏戰亂後已經荒廢,蒙古人看不上這裏,連稅務官都懶得派一個,但正是這一點吸引了不少商人和山民匯聚過來。

    第一艦隊一亮就啟航,到達大連灣的時候已經接近中午,韓鬆用望遠鏡掃了一圈,發現灣北部有城市的痕跡,就開了過去。

    大連灣西北部有一個半島深入海中,在大海灣中又隔了一個海灣出來,第一艦隊朝這個海灣開進去,沒一會兒就看到了金州城。

    金州城位於一道狹窄的陸橋上,控扼住了通向南方的道路,可謂非常險要了。不過現在舊城早已荒廢,城牆都坍塌了,隻見廢城和海岸間亂糟糟地搭著一些帳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