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25章 春季與財政(2/3)

    最近蒙古人又要伐宋了,到處都在打製兵器,鋼材的價格和需求量猛漲。羅家鐵鋪之前每個月用百斤生鐵換季國風十斤優質東海鋼,本來已經滿足自家需求了,可後來膠州那邊的同行轉給他家幾個單子,鋼材就又不夠用了,於是向東海商社提出額外買鋼的交易。

    雙方談判了一番,同意以一貫銅錢加三斤生鐵換兩斤鋼,同時東海商社可以以45錢一斤的價格大量收購生鐵。

    羅家若是自己煉鋼,成本要比這個數還低些,但他們的生產速度太慢,這時候能充分供應的也就是隻有東海商社那邊了。再了,就算以這個價格采購鋼材,打成兵器之後仍然能賺上不少。

    後來陳家不知道怎麽打聽到了這個消息,也跑過來偷偷要收購鋼材,而且很豪氣地給了七十貫百斤的高價,東海商社也不管他們要幹嘛,統統同意。

    於是工業部幹脆在闊馬區南邊規劃了一個新的水車工坊,專門搞鋼鐵工業,這裏的河流從嶗山上流下來,落差大,水流強勁,正是個利用水力的好地方。

    闊馬區工坊使用了木工組製造的新型水車,功率最高達到了1024W,工坊仍然是軸傳動,有四個工位,兩個驅動武備組的風箱,另兩個給闊馬造船廠加工木材用。

    煉鋼爐的規模也擴大了許多.坩堝尺寸隻是稍微增大了一點,容量卻從5kg一下子提高到了12kg,對燃料、通風和輔助機械的要求都高了很多。但也有好處,一是坩堝比表麵積降低了,更有利於保溫,二是煉鋼規模增大以後,能源利用率也隨之提高,煉出一斤鋼消耗的木炭更少了。

    現在全力生產的話,一個工位每能生產五鍋,也就是60kg,看上去不少,不過也就一個籃球大。但是這樣的產量需求的原料居然就超過了羅家鐵鋪的供應能力,他們每個月最多隻能籌集約兩千五百斤的生鐵,根本排不滿工期。而且他家流動資金不足,一次隻能回購四百斤左右的鋼材,等做成兵器賣了錢才能買下一批。相比之下,陳家要闊綽多了,每個月能夠吃下近千斤的量。除去供應這兩家的,工業部還能留下不少鋼鐵自用。

    這樣,東海商社每個月大概可以從鋼鐵生意中賺取數百貫的現金收入,四月份拿到這筆錢的時候,張正義和財政部的孔嘉誼十分感動,然後決定再招幾個勞工。

    鋼鐵工業需要大量木炭,木炭需要人手燒製,伐木又需要人手。砍下的木頭隻會拿一點邊角料去燒,剩下的會加工成各種物品,這又刺激了造船廠和木工組的人力需求。而隨著勞工越來越多,住房需求也隨之增大,建設部不得不也跟著擴張……總之,人力需求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