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18章 秋季(2/3)

    犁上蹲著的女孩緊緊抓著把手,張著嘴又驚又喜地看著自己在一點點朝前移動。

    由於杠杆作用和軸承的加持,勞工們覺得並不費力,甚至他們都不需要走動,直接站在原地,一手把自己的木杆推給下家,另一手拉過上家的木杆,很快就耕完了這一道近百米的土地,還覺得意猶未盡。

    這套機構槳代耕架”,追根溯源的話是唐時就發明的用於在耕牛不足時方便人力耕種的農業器具,不過機械組看不上古典代耕架那樣原始的架構,隻采納了它的設計思想,具體部件都是根據力學原理重新設計的。

    代耕架正適用於現在東海商社的技術條件,隻靠人力就能高效耕地。等以後耕牛多了也不會浪費,可以改裝成畜力驅動,甚至將來還可以套上蒸汽機,如果有的話。

    張二牛在旁邊看得一愣一愣的,隨即歡呼著跑過來拍東家們的馬屁。田學林把張、白二人好一頓誇,隨後趕著他們回去做下一套了。

    ……

    東海商社登陸之後,在半島區前前後後種了千多畝的粟米,此時已經收獲了。由於種植得非常粗放,畝產不高,隻有八九十斤,不但比後世的水平差遠了,就連附近村子也比不過,這還是在耕地已經積蓄了兩年養分的情況下。

    不過從東海商社的角度來看,這收成還是挺讓人高心,他們前後大約投入了七十名人力在耕種上麵,算下來平均每人產出了近兩千斤,按宋製接近十八石了,一石拉去即墨或者膠州大約可賣一貫,那麽算下來,每人從事種植業三個月可收入18貫,日均150錢,還是挺不錯的吧?

    實際上即使以農業時代的生產力水平,隻要土地足夠,沒有官府侵擾,沒有戰亂,沒有自然災害,那麽農民也是能生活得不錯的。但是很顯然,想湊齊這幾個條件可是不容易,東海商社也是運氣夠好了。

    這些粟米足夠四百人吃一年,將用來支撐新的勞工。

    另外,土豆和辣椒也收獲了,這些都是後世多年培育的優良品種,比此時美洲上的那些祖先要高產得多。

    由於東海人精心嗬護,加上土地積蓄了肥力,燒荒留下的土木灰又提供了最需要的鉀肥,土豆的產量頗讓人驚喜,居然收了一千三百多斤。

    嗯,看著不少,但仔細一算又不多了。最後除了挑出一些殘次品給股東們做了一頓土豆絲解解饞,剩下的立刻開始發芽,準備再種一季。之前種這批土豆的時候已經誤了農時,所以直到寒露前後才收獲,而此時也是該種秋土豆的時候了。不過就算全種上,這些也隻夠種十幾二十畝的,而且隨著土豆的種植,會慢慢感染病毒,產量逐年降低,勞工部已經開始在研究水培法,嚐試土豆脫毒了。

    辣椒沒產出多少,心收集完種子之後,拿去曬成幹辣椒,磨成辣椒粉,每次做菜隻敢少加一點。

    ……

    東山北,一處山溝,外麵掛著一塊牌子“集中消毒處理所”,散發著陣陣臭味。

    幾個長期勞工用布條纏住口鼻,皺著眉頭推著自由輪走出來,走到有風的地方,摘下布條狠狠吸了幾口氣。

    車上是發酵好的糞土,反而沒什麽氣味了。

    此處山溝長年背陰,四麵擋風,潮濕陰涼,是個適合硝化細菌繁殖的好地方,東海商社在此建立了一處集硝站,半島區的日常排泄物都運送到這裏,一邊發酵一邊生產硝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