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4章 臨時穿越大會(2/5)

    蒙哥死後,忽必烈與一個叫阿裏不哥的人爭奪汗位,過程持續了兩三年,主戰場在蒙古大草原。最後忽必烈勝利,然後養精蓄銳,十幾年後建立了元朝、滅亡了南宋。不過這段離我們太遠了,我們現在需要關注的,是李璮這個人。

    李璮,這是談到宋末元初曆史繞不開的一個人物。現在,他是蒙古治下最大的一個世侯。所謂世侯,就是蒙古人征服漢地之後,把投降的漢人大將分封在某塊地盤上,軍政大權一手抓,隻要定期給汗廷上供,並且派兵隨蒙古人出征就行了。

    李璮的封地在山東益都,也就是青州,宋元時期是山東的腹心地帶,非常富裕。他掌權後不斷擴張,現在大半個山東半島都是他的勢力範圍,包括我們所在的這片地方。不過還好,他的統治非常粗疏,大都是委任統治,派人收點稅然後上下分一下,我們暫時還不用擔心被查戶口。

    重點是,這個李璮不是甘居人下之輩,他一直在積蓄力量,伺機反抗蒙古人,最終投宋造反,具體的時間節點應該是1262年。但很遺憾,其它漢人世侯幾乎沒有支持他的,他的起義很快就被鎮壓了。這場起義是一個標誌,在此之後,忽必烈收回了世侯們的特權,權力更加集中,再無人敢挑戰蒙元的權威,之後滅亡南宋也一帆風順了。

    可以,我們現在的區域,名義上受蒙古統治,但實際管事的必定是李璮的勢力。不管將來我們如何發展,一定會與李璮扯上關係。

    唔,大致情況就是這樣,再展開就太費時間了,現在有人想發表意見嗎?趕緊上來吧。”王同彩一通講完,麻利地下台了。

    台下聽眾轟然討論起來,自己居然真的穿越了,穿越到的還不是大漢盛唐等令人追念的時代,而是“淪陷區”,這可真是不怎麽好接受。熱鬧了半,群眾們有要南下投奔宋朝的,有要埋頭種田猥瑣發育的,有要乘船出海找個島子躲開戰亂風波的,但就是沒幾個去依附蒙古人博一場富貴的。

    法一多,七嘴八舌的就容易亂,亂哄哄的一時也沒有什麽結果。過了很長時間,才有一個戴眼鏡的男子走上台來,不少人見了他就心裏一咯噔,這家夥怎麽冒出來了?

    此人名叫孔嘉誼,在群裏一向以自由派言論出名——這倒沒什麽,問題是口頭上大義凜然,可在某機關工作的時候溜須拍馬鑽營結黨一點沒落下,這就不怪別人鄙夷了。

    他清了清嗓子,開口:“大家好,很不幸我們遭遇了這個穿越事故,關於我們的未來,確實紛亂複雜,但我有幾個想法,想與大家交流。

    不管怎麽,既然事故已經發生了,我們就得想法設法活下去才校幸閱是,我們之間是可以相互信任的,具體怎麽生活可以繼續討論,但在進一步討論之前,我們應該有一些共識,比如,第一條,在座諸位,包括你我他,是人人平等,每個饒地位都是一樣的,即使現實達不到,也應盡量追求這種平等,沒錯吧?”

    果然,他一話,就有那味了。不過此一時彼一時,倒也沒人在這時候跳出來反駁他。不然還能怎樣,大家都是一個學校出來的,誰不知道誰啊,要能力有高低確實是,可這時候誰願意承認自己是能力低的那個,然要多幹活聽別人指揮呢?

    孔嘉誼見沒人反對,扶了扶眼鏡,又道:“很好,大家達成了共識,那下麵是第二條:我們這些人,來自另一個時空,生就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我們有相似的現代思維,有多年的交情,有共患難的經曆,所以我們全員應凝聚成一個堅實的集體,互相協作,攜手前進,共同麵對這個新世界。相反,如果我們一盤散沙,各自為政,那就注定會消亡在這個時代。對嗎?”

    “好!”

    這就更政治正確了,有幾個燃點低的當場叫起來,陸平趕緊找紙筆把這段話記下。

    孔嘉誼趁熱打鐵,接著:“既然我們已經達成鄰一條共識,那麽第二條共識就可以表決決定了,認同的請舉手!”

    場下群眾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幾個人舉起了手,然後舉手的越來越多,甚至有人舉起雙手,剩下幾個人撇撇嘴,也舉起了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