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詭案錄

第377章 徐大主任(1/3)

    呆在楚歌給自己安排的房間裏,因為有那一書架的書許可倒也不覺得煩悶。

    吃過午飯,從書架上取下一本《曾國藩家書》看了起來。

    對於曾國藩其人許可還是很欽佩的,曾國藩是晚清名臣,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是曾文正公的人格魅力,他更是華夏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建造了華夏的第一艘輪船,建立了華夏的第一所兵工學堂,翻譯印刷了第一批西洋書籍,更是開了華夏學子留學西洋的先河。

    許可看得津津有味,就在這個時候房間的門被推開了。

    許可聽到動靜卻沒有抬頭,自顧看著書。

    進來的是楚歌和兩個陌生人。

    走在前麵的是一個清瘦的中年男子,一身黑色的中山裝,胸前戴了一枚青天白日徽章,中年男子戴著一副銀絲邊的眼鏡,看上去像個學究。

    他身後左邊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也和他一般的打扮,隻是沒戴眼鏡,右邊則是楚歌。

    楚歌見許可仍舊看書,並不搭理他們,便想上前提醒一下,中年男子伸手攔住了他。

    中年男子的臉上帶著微笑,緩步走到了許可的麵前,在對麵的圓凳上坐了下來:“曾公是一外儒將,治世的能臣,平亂的猛士。”

    許可這才抬頭看了中年男子一眼,也笑了笑:“可惜,華夏為官者倘若都如文正公一般,華夏也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了。”

    中年男子沒想到許可的言語這般的犀利,他先是一愣,接著便說:“華夏變成今天的樣子其實也不能一味地怪為官者,許先生是留過洋的人,理應知道,現如今西方的國家,但凡發達一些的,其都經曆過資本化的變革,就比如英吉利帝國,就經曆了兩次工業革命,十八世紀中葉與十九世紀末,說是工業革命,但也是一個資本化的變革過程,國體也從單一的君主製轉變成為了君主立憲製,無論是國家還是資本家都在兩次變革中完成了資本的積累,從而穩步進入了資本主義。”

    許可聽他說到這兒,眼睛微微一亮,這中年男子的話倒是有些意思,看來他對於政治與經濟還是很有研究的。

    中年男子見許可來了興趣,繼續說道:“而華夏一直都是皇權統製,直到中山先生建立了民國政府,才結束了華夏幾千年的封建王朝統治,從封建製到共和製,除了黨國最初的那些開拓者能夠具備良好的思想素養外,其他的人甚至連共和是什麽都不知道。特別是華夏的四萬萬百姓,幾千年的帝王製讓他們形成了固化的奴化思想,根本就不可能一下子適應過來。”

    他頓了頓,喝了口茶:“雖然從民國元年我們就在普及三民主義,但華夏的百姓的受教化程度卻決定了他們對三民主義無法深刻的理解。還有一些投機者,他們不是真正的革命,而是想在革命中撈取自身的利益,如各地割據的軍閥,所以便出現了當今華夏的格局。蔣先生雖說是統一了華夏,明眼人卻能夠看出許多軍閥卻根本還是散沙。”

    許可微微點了點頭,中年男子的分析還是很透徹的,許可閑得無事也會思考一下這樣的問題,隻當活動下腦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