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閨記事_15端木景晨【完結】

第3頁(1/2)

    顧瑾之的父母就再也沒有幹預。

    在延陵,規矩沒有京城那麽嚴格。

    孩子健康,老人健朗,這是最大的福氣了。

    一晃,已經兩年了,顧瑾之把祖父的知識學了個九成熟。家裏誰有個頭疼腦熱的,都是她開了方子吃藥。

    她就沒有必要再掩飾自己前世的本事。

    隻是,家裏人誰有了病,開始露出征兆時就被顧瑾之發現,開了藥方。吃過之後,病就痊愈了。

    因為防微杜漸的時候治好了,大家都不知道自己情況嚴重,還以為自己原本就是小病,顧瑾之也是小手段。

    於是,她得了個半桶水的名頭。

    沒人相信她有醫術。

    “瑾姐兒,你怎麽又發呆?”

    四月初三,是顧瑾之的大舅母孫氏壽辰,母親帶著顧瑾之和胞弟顧煊之去賀壽。

    華蓋濃流蘇馬車吱呀著前進,母親顧三夫人替胞弟顧煊之整理衣襟,回頭就看到顧瑾之坐著發呆,不由輕輕喊了她一聲。

    顧瑾之回眸,露出一個清淺的笑容。

    而母親最不喜歡她發呆。每每看到她怔愣,母親心裏就咯噔一下,生怕她是個傻的,就要喊她一句。

    “等會兒嘴巴要甜,見人就要叫……”母親又叮囑顧瑾之。

    顧瑾之是出了名的不愛說話。

    她點頭,說了句:“我記住了,娘。”打住了母親的嘮叨。

    “坐席的時候不要發呆!”母親還是停不下來,又叮囑了她。

    顧瑾之從前總是懨懨的,坐著誰也不愛搭理,一個人安靜想事情,家裏的親戚時常在背後說她腦子不好,有點問題,母親氣的要死。

    時間久了,顧瑾之是個傻姑娘,已經是名聲在外了,今年十二歲都沒人上門求親。

    母親為此憂心忡忡。

    顧瑾之又是淡笑,繼續說了句:“知道了。”

    真知道還是假知道,顧三夫人無從得知。見顧瑾之一臉順從,就沒有再說她。

    車子就到了青果巷。

    青果巷是延陵府最有名氣的地方之一,住著延陵兩大望族:宋氏和薑氏。

    其中的宋氏,就是顧瑾之的外家。

    延陵宋家,聞名江南,乃是三百年的望族。

    宋家歷代出了不少名人。

    比如顧瑾之的外曾祖父宋銘,是抗倭名將,死在戰場上,被文人墨客大肆褒獎,流傳至今。

    又如顧瑾之的二舅舅宋希,才驚江南的神童,十五歲中了進士,乃是當朝第一人。他在翰林院兩年,而後辭了差事回到延陵,整日詩書字畫,已有了江南第一才子之稱。

    他的書畫,千金難求。

    後世的青史上,都有宋銘和宋希的名字,顧瑾之很是感歎。

    原來這就是千古留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