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四七六二章 不要命的盜墓(2/2)

    剛打開的墓中充滿了炸藥煙塵和千年淤積的地氣,盜墓者並不能馬上下墓,一般情況下,必須先掩蓋洞口,等到第二再動手。

    碰上買家急於要貨的情況,要連夜挖墓,會準備好幾十米長的塑料管直接插在嘴裏呼吸,即便這樣,他們頂多堅持十來分鍾就得輪流換氣。”

    “這些人真是不要命了,這樣的方式,肯定會發生意外吧?”

    張元問道。

    歐陽曉丹,也會發生意外。

    去年被正法的晉州盜墓賊吳利平在晉州、陝州多地盜墓,三年內九次得手,惟一一次失手是他的一個同伴剛把墓炸開就急忙地跳了下去,結果半沒有聲音。

    一下去就死了,就有這麽快,最後吳利平扔了條鐵勾子扯著他的皮帶把屍體給拽了上來。

    但盜墓所需的時間周期正變得越來越短。

    與盜墓賊打了0年交道的陽城警官高檢安幾個月前剛動了喉管手術,在他看來,更專業的盜墓裝備讓盜墓者已經很難再被時間和環境所牽製。

    “從我們截獲的盜墓工具看,他們現在基本上都配備了氧氣麵罩和紅外線探測儀,連夜幹活,快的話,兩三個時就搞定了。”

    高檢安對張元等人,盜墓者把電動遙控車改裝,增強發射器、接收器的頻率和馬達的功率,然後在車上安裝無線探頭。

    陝州漢墓中有四條斜坡狀的墓道通向豎穴室的墓室,這樣,遙控車可以順著墓道把墓內通盤梳個遍。

    以往盜墓者行事倉促,經常把大量的文物落在墓裏,專門有一些附近村民晚上到這些現成的盜洞中去拾‘剩貨’,行話稱‘濾坑’。現在這種機會就少多了,他們一次就會把墓裏掏個精光。”

    1999年,三個盜竊唐莊陵的盜墓者被抓,在案犯韓華民的工具箱裏,高檢安搜出了一個自己不會用的玩藝兒,後來發現是一部可以加密通話、裝有全球定位係統的移動電話,由韓的上線廣省文物倒販陳廣守提供。

    “陳的背後又有一個香港文物走私集團,有財大氣粗的大文物商在背後支持,文物案件的偵查難度更大了。”高檢安向張元等人坦陳,這些年國內沒有發生大的文物案件,是因為他們變得“更隱蔽”。

    高,文物偵查大隊防挖支隊的夜巡通常都是空手而回,“盜墓者的夜視鏡在400米開外就能見到人影”。

    “也有雙方碰上的情況,去年8月份,我們在渭河陵區夜巡,老遠瞧到幾個人影在晃,三個警員就輕手輕腳地走過去,隔著10米左右,看到6個人一個人手裏抱著個罐子。

    沒等我們開口,這幾個人把罐子扔過來,撒腿就跑,上了停在路旁的一輛麵包車,結果我們的警車追出去有00多公裏還是讓他們跑了。”

    高檢安,警方後來才知道,這些看上去普通的車全部經過了改裝,換了400馬力以上的發動機。

    關於陝州盜墓猖獗這一點,張元是知道的。

    但卻並不知道達到了如此程度。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